Connect with us

中國

川青鐵路趕工斷橋 工人夜墮黃河 青海現場工作人員:斜拉索與橋樑主體連接件斷裂

發佈於

【明報專訊】青海省境內「川青鐵路」尖扎黃河特大橋在夜間趕工過程中,昨凌晨3時許發生鋼絞線斷裂,導致108米長的鋼樑主拱肋瞬間垮塌,橋上作業人員墮落黃河,截至昨晚至少證實12人死亡,仍有4人失蹤。現場工作人員指,是斜拉索與橋樑主體結構之間的關鍵連接件斷裂。

工人40層樓高墮下 至少12死4失蹤

項目地盤監控畫面顯示,事發一刻火星四濺,發出巨大響聲。即將合龍的大橋主跨上,用於吊裝橋樑主體結構的鋼絞線突然斷開,導致大橋半邊主跨從百米高空坍塌墜入黃河,橋上16名施工人員一同掉落。附近居民憶述,凌晨時分傳來「像地震一樣」的巨大轟鳴聲,他被驚醒後,才知大橋發生事故。

日間的影片顯示,大橋的斷裂廊道呈斜角插入黃河。現場有直升機探測盤旋,應急救援、通信保障等車輛相繼進場,快艇在河面勘察搜救。

新華社報道,事故發生於昨凌晨3時10分,尖扎黃河特大橋在鋼絞線張拉作業中斷裂,導致108米鋼梁主拱肋垮塌。事發時現場有15名施工工人、1名工程項目部負責人正在趕工。《人民日報》指出,多名施工人員從不同平台,墮在立柱、橋體、水面等不同位置。大橋拱頂距水面約130米,等同40多層樓高。

趕8月底合龍 承建方:夜間溫度適合

尖扎黃河特大橋是川青鐵路的關鍵工程,位於青海省尖扎縣和化隆縣交界處,年初時官方仍稱計劃7月合龍,6月宣布延期到8月。合龍意味着橋面徹底實現貫通。

對於夜間施工,一名施工方的人員稱,因趕8月底合龍的時間點,加上夜間施工符合溫度要求,「連夜趕工發生這樣的事,萬萬沒想到」。

承建方蘭新鐵路甘青有限公司黨群工作部主任崔虎解釋,黃河特大橋主要是鋼結構,夜間溫度低,施工環境相對穩定,避免出現高溫條件引起過度張拉等問題。

工作人員疑焊接問題肇事

對於事發原因,《人民日報》引述現場工作人員指出,鋼索失去支撐,是因「錨梁」(斜拉索與橋樑主體結構之間的關鍵連接件)斷裂。「橋的生命線在錨梁上,前面斷裂,後面的跟着斷裂,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旦斷裂,鋼索就『沒勁』了,導致橋面失去牽引而垮塌。」該名工作人員稱,錨梁均為新加工件,也會定期去檢查強度,「但可能存在焊接問題」,真正原因有待進一步確認。

由於屬重大事故級別,中國應急管理部已派工作組到場指導;青海也啟動重大突發事件III級應急響應,省長羅東川趕到現場指揮救援。

事發的尖扎縣地處青藏高原東緣,海拔約2200米。該縣原本計劃把尖扎黃河特大橋打造成當地的「網紅」打卡地。根據設計圖,橫跨黃河上游的大橋是「弓箭」造型。川青鐵路連接四川成都、青海西寧,2009年宣布動工,惟為避開九寨溝、大熊貓棲息地等生態考慮,方案幾經修改,迄今仍未全線貫通。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話你知:涉事尖扎黃河特大橋 世界最大跨度同類鐵路橋 (2025-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