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麥機智:威脅制裁法官如「逆向腐敗」 稱從未見法官受指使行事 籲公眾放心法庭獨立公正

發佈於

【明報專訊】有美國國會議員及西方壓力團體要求制裁審理國安案件的香港法官,上訴庭副庭長麥機智昨在大律師公會一個論壇表示,有人質疑本港法庭不再獨立,卻威脅制裁處理某些案件的法官,令他們離職或不作出某種裁決,他批評做法等同逆向腐敗(form of reverse corruption)。他強調,本港法官不會受到威脅,公眾可放心法庭獨立及公正地執行法律。

出席同一論壇的大律師公會前主席杜淦堃則表示,制裁是本港法制面對最大系統性風險之一,很多外國人士「平行時空」下以為制裁是幫助香港,其實制裁並不會改善法治。他不點名以終院首席法官張舉能求學美國哈佛大學碩士畢業,「如果制裁了首席法官,會由誰來做這個職位,又做得妥當呢?」

指制裁不能改善法治

曾以原訟庭法官審理前政務司長許仕仁涉貪案的麥機智在致辭時指出,近三四年部分地方質疑香港法治,反問惡意批評者(detractor)縱貫亞太、普通法世界甚至全世界,何曾見過政府的前「二把手」及億萬身價的地產發展商接受陪審團審訊,及經正當程序定罪、判監、上訴均維持原判。

除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及法院領導外,法院法官較少公開場合致辭,麥機智昨日在活動對答環節表示,從未見過法官因有人指使下行事,但提及有人指控本港法官卻缺乏獨立及提出制裁。他反問,若制裁目的令法官離職或不按某些方式行事,「與鼓勵他們按某些方法行事有什麼分別?」

寄語「惡意批評者」:

我們不會受威脅

上訴庭2023年裁定維園8.18流水式集會案黎智英、李柱銘、吳靄儀等被告「組織未經批准集結」定罪上訴得直,撤銷控罪,另一項「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則維持原審定罪裁決。當時法官包括麥機智、潘敏琦,及另外在美國國會議員建議制裁名單的彭寶琴。

麥機智昨主動解釋,說上訴得直判決曾令外界感到意外,被告在「組織非法集結」上訴得直,純粹是基於普通法的原則及法例字眼;「參與非法集結」維持原判則受制於終院過去案例維持原判。對於有人權組織形容上訴得直是有缺陷制度中的程序正義,他諷刺地說「我會視之為讚美」。

他不點名說,希望惡意批評者明白一點:「我們不會受威脅,我們純粹根據法律審理案件……希望這也可讓公眾得到保證,法官是獨立及公正地應用法律。」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港「制衡政府權力」評分急跌 組織:令人警惕 (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