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教材通史改「14年抗戰」 學者:實現官方目標要求

【明報專訊】就中共在抗戰的作用和歷史地位,過往學術界和輿論一直存在討論和不同觀點。內地學者表示,近年內地通過深入研究,編纂抗戰通史與各種文宣教科書,以實現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提出的「中共在全民族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目標要求。
強調九一八 指中國人民局部抗戰
中國大陸官方一直延續開國領袖毛澤東的說法,稱中國共產黨為抗戰「中流砥柱」。習近平2015年7月31日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強調,着力研究和深入闡釋中國抗戰的偉大意義、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國人民抗戰勝利的關鍵等重大問題。他還強調,「我們不僅要研究七七事變後全面抗戰8年的歷史,而且要注重研究九一八事變後14年抗戰的歷史」。
內地從2017年開始,中小學教材由「8年抗戰」全面改成「14年抗戰」。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臧運祜曾撰文表示,要通過編纂抗戰通史,實現習近平提出的目標要求,貢獻史學力量。
「8年抗戰」與「14年抗戰」也顯現國共抗戰史話語權之爭,前者從1937年「七七事變」後國共展開全國抗日戰爭算起,後者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局部抗日鬥爭開始。
2005年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大會上,時任中共總書記胡錦濤表示,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起點,中國人民局部抗戰揭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2015年抗戰勝利70周年時,習近平曾作相同表述。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中國修訂抗戰史 鞏「中流砥柱」敘事 官方史書紀念日前夕再版 軍報:展黨「光輝形象」 (2025-08-28)
台稱中共抗日無貢獻 陸斥數典忘祖 (2025-0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