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私人工程量減 工程師學會:工程師短期可透過轉型應對 (19:24)

私人工程量不足減少。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周健德認為,短期內可透過促進工程師專業多元,例如參與智慧城市發展,強調「唔係話完全無機會」,又說本港經濟以地產為主,可嘗試發展「總部經濟」,遙距監控外地辦公室。
周指,短期內工程師可以轉型,「唔係話我起樓就唔可以起橋⋯⋯大家係要轉型,要準備有啲改變」,而且中長期有北部都會區發展,政府未來5年工務工程增至每年平均有1200億元,學會亦帶工程師到中東、中亞等地尋找機遇,相信工程師透過各項措施有發展機會。學會亦就《施政報告》建議政府全面評估人力資源需求,對於業界人手需求及輸入外勞的看法,周稱工人現時足夠,預計業界較需要技術工人,至於具體範疇需視乎北都等工程進度。
政府擬優先推展北都項目,暫無推出交椅洲人工島具體時間表。周健德認為,雖學會鼓勵兩個項目同時推展,但相信政府經「審時度勢」後才計劃暫時「擺低」交椅洲人工島項目,她認為發展創科、基建需時蘊釀,以配合項目發展,「(人工島項目)遲一啲都適合嘅,可以等等,睇下環境改變為何」。
被問到業界對於港鐵東涌線延線東涌東站地盤被指使用冒牌牆磚有何看法,香港工程師學會前會長卜國明則表示,間隔牆有嚴謹規限,惟涉事牆壁並非結構性間隔牆,不少合約會標榜使用特定牌子或等同(equivalent)的材料,只要品質相若即可,暫未知是次合約條款為何,不過相信沒有安全或質量問題。
另外,香港工程師學會就《施政報告》建議因應電動車普及,可在公共表位安裝7kW中速充電設備,新建公共運輸交匯處安裝供公共小巴使用的快速充電裝置,並鼓勵私人場所安裝高速充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