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港聞

姚柏良倡政府支援旅遊業界以科技升級轉型 建議利用文化藝術節目等吸旅客 (13:41)

發佈於

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柏良今(31日)於無綫節目《講清講楚》表示,希望政府將會繼續推動「夜經濟」,以盛事「搞旺個場」,引流市民及旅客到不同地方消費。他亦說,旅客的消費模式轉換,形容旅遊「復蘇最後呢一兩里路」較艱難,認為旅遊業發展要走電子化、智慧化的路,促政府支援業界利用新科技升級轉型,又稱現今已難用傳統消費購物模式刺激消費,建議可以劇目公演及及文化藝術節目等吸客。

姚柏良表示,8月入境旅客數字人次已突破今年1月的474萬人次創下新高,料有機會突破單月500萬人次;而暑假兩個月(7-8月)有約960萬人次入境旅客,相比去年同期增長約14%至15%。惟姚亦表示,相比起疫前的入境旅客數字,本港旅遊經濟仍未完全復蘇,他引述2018年上半年商務過夜旅客數據,稱2025年上半年僅達2018年同期的76%,建議政府應推出更多獎勵計劃吸引展商在港參展。

政府近年推動「夜經濟」,姚柏良認為「夜經濟肯定要繼續推動嘅」,稱若餐飲業無夜市,難以單靠午市生存,故認為於夜晚舉行演出及賽事「搞旺咗個場」的話,便能帶動人流消費,食肆自然可增加人手延長營業時間,調整經營模式。他亦盼望啟德體育園為的客流可再延伸,期望打造「九龍城文物徑」,利用古蹟文物等特色吸引旅客,「入場睇(啟德體育園賽事)之前行吓九龍城寨先,行吓九龍城嗰啲文物徑先啦, 跟住可能喺嗰度食個海南雞飯,食個泰國菜,跟住先至入去場館」;或可到附近的九龍城、新蒲崗等,冀藉此留住旅客,引流到其他地方消費。

第十五屆全運會將於11月起舉行,有指香港承辦的項目對全國而言非熱門運動,姚柏良認為是次賽事在促進旅遊及經濟角度而言是新嘗試,需要「實踐去檢驗真理」,又相信整體而言可對大灣區的形象作很好的宣傳,能吸引其他省市旅客多到訪大灣區。

另外,政府將改革「M」品牌計劃撥款安排,姚對改革方向表示支持,認為推動國際賽事在港舉辦可帶動本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