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8月515萬旅客疫後新高 羅淑佩歸功盛事料達標

【明報專訊】暑期旅遊旺季結束,文體旅局長羅淑佩昨稱,本港上月招待515萬名旅客,按年增長16%;今年首8個月累計逾3300萬名旅客訪港,按年增12%。隨着9月淡季來臨,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認為,本月旅客數字稍微回落屬正常,業界亦需預備緊接的「十一黃金周」,料下個高峰將由10月起持續逾5個月至農曆新年前,相信能維持向好勢頭。
港府於新冠疫後積極爭取盛事落戶香港,過去暑假迎來多場足球賽事、大型演唱會和人氣動漫特展。上月錄得515萬名旅客創疫後單月最高紀錄,而今年首8個月逾3300萬名旅客則未及疫前2019年的同期水平。
羅淑佩昨在一個論壇致辭時形容,上月旅遊業成績「令人鼓舞」,有信心年底可達成全年逾4900萬旅客的目標。她將旅客增幅歸功於各類盛事,包括啟德主場館3月揭幕至今多場大型演唱會已吸引100萬名觀眾;7月底英超球隊阿仙奴、利物浦、熱刺及意大利球會AC米蘭訪港,兩場比賽有近10萬名球迷入場,其中最少3萬人屬旅客。
旅界料本月「回氣」迎十一
踏入9月傳統淡季,盛事陣容不再包括歐洲球隊訪港或動漫角色特展。崔定邦表示,9月屬周邊地區的開學月,旅客人次預料稍微回落,「未必好像暑假時那麼澎湃,但也不會很低」,且業界需為下月「十一黃金周」做準備,下次高峰將持續5個月至明年農曆新年前,相信能維持向好勢頭。崔定邦又說,即使旅客消費模式改變,人次仍屬重要指標,「不論他是去文華吃8萬元一頓飯,抑或去麥當勞填肚,業界也會歡迎」。
學者:盛事周期性 應聚焦高消費群
經濟學者李兆波認為,現時旅客較疫前水平仍有距離,加上內地旅客消費力大不如前,不應單以旅客人次衡量旅遊業復蘇進展。他說,港府發展盛事經濟確能吸客,惟盛事有周期性,「要持續地舉辦才能持續吸引人來」,建議港府聚焦吸納高消費客群,「即來到(香港)是會過夜的」,更好發揮盛事經濟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