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港零售連升3月 業界稱趨平穩 珠寶首飾銷售漲9% 耐用品未止跌

【明報專訊】政府統計處公布,本港7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297億元,為今年4月以來最低水平,雖然按年升幅擴大至1.8%,連升3個月扭轉此前連續14個月跌勢,但仍低於市場預期的2.5%增幅。香港零售管理協會指出,7月升幅溫和主要受較低基數影響,整體而言,零售業已進入較為平穩狀態。有分析認為,儘管港元隨美元轉弱,有利旅客以相對便宜價格購買珠寶首飾,但中美貿易前景未明,加上本地及訪港旅客消費模式改變,中長線料續限制零售表現。
明報記者 黃志偉、江陵凱
從零售商類別看,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的銷貨價值按年升幅擴至9.4%(見表),為2024年1月以來最大按年升幅;衣物鞋類由跌轉升0.1%,其他消費品增速加快至8.4%。但百貨公司銷售只升2.6%,耐用消費品跌幅擴至9.4%。扣除價格變動後,7月零售業總銷貨數量臨時估計按年升1%。
高盛:經調整後跌0.4% 跌幅按月擴
高盛指出,7月零售銷售雖按年升1.8%,但非年化季節調整後按月跌0.4%,跌幅較6月擴大;其中百貨公司按月跌2.8%,耐用品亦顯著下滑。從銷售量看,百貨公司及珠寶首飾鐘表類較2018年仍低近五成,其他消費品亦低約一成。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於線上記者會表示,珠寶首飾類別升幅主因金價趨穩,而下半年是婚嫁及送禮旺季,若金價續穩定,或有助刺激需求。經濟學者李兆波認為,在美元兌港元較弱下、人民幣較強,令珠寶首飾售價較廉宜,並正值暑假、訪港旅客較多,推升月內珠寶首飾銷量。
至於8月情况,協會訪問約3900間店舖及7.3萬名員工,結果顯示三成會員錄得單位至低雙位數升幅,兩成持平,其餘則錄輕微跌幅。受惠較明顯的包括化妝品、珠寶首飾及個人護理產品,電器銷售亦因新品推廣、優惠及炎熱天氣帶動錄得單位數增長。不利因素方面,黑雨影響生意,加上內地客消費力疲弱及港人外遊,均拖累零售表現。區域上,油尖旺區人流較旺,但消費力以尖沙咀較強。
分析:消費模式變 中長線續受影響
大新金融集團首席經濟及策略師溫嘉煒表示,中美貿易前景未明,本地及訪港旅客消費模式改變,料中長線續影響零售業表現,不過本港大型體育場館持續舉行多項大型活動,加上香港股市近期反覆回升,短線或有助提振消費氣氛。該行估計,今年零售銷售表現或大致持平。李兆波認為,即使美國減息令港元跟隨美元走弱,只能為本港零售提供少許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