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全球教育科:用環保物料自製玩具 供社區人士試玩

【明報專訊】嚮往芬蘭教育的家長,相信都知道當地積極推行跨學科的「現象導向學習」(Phenomenon-based learning),鼓勵師生探究真實生活中的現象問題。參考芬蘭的做法,永光小學開展校本跨學科課程「全球教育科」,並以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為框架,結合社區服務,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
洪慕竹舉例,小二「全球教育科」其中一個課題,是教導學生如何運用環保物料,自製玩具,同時講解SDG目標12「負責任消費與生產」的觀念。「二年級常識科本來其中一個單元就是教授關於玩具常用物料、科學原理的,我們把它納入『全球教育科』,而學生的自製玩具成品,上學年便擺放在學校的聖誕佳音嘉年華活動上,給到來參與的社區小朋友試玩。」
她續謂,「全球教育科」以常識科、人文科、科學科為領航學科,再結合其他科目的學習元素,包括中文、英文、數學、視藝等,為各級學生締造跨學科的學習經歷。此科不設任何評估,學生完成6年課程,便可完整涉獵17個SDGs。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69期]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學校巡禮:INSPIRE school玩樂空間大 重戶外活動 糅合芬蘭教育模式 學習滿fun (2025-09-02)
入讀情况:報讀學生增 成功開設校車 (2025-09-02)
家長心聲:學習氣氛輕鬆 有充足時間發展興趣 (2025-0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