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Cityline:上半年售票量追平去年

【明報專訊】本港大型盛事在疫情後迎來報復式爆發,帶動本地網上票務平台Cityline同步受惠。Cityline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林永存接受訪問時表示,疫情期間公司經營一度「跌落谷底」,而疫後受惠於演唱會等盛事活動密集舉行,去年全年營收相較疫情時期增長數十倍;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售出門票數量已追平2024年全年,反映市場強勁復蘇。
遭質疑服務費過高 稱成本難免轉嫁消費者
市民關注透過Cityline購票需繳付服務費,林永存表示,商業運作的成本最終難免以不同形式轉嫁予消費者,形容這是「在香港一定會明白的道理」,Cityline亦不例外。對於部分消費者質疑服務費過高,他強調釐定費用時會參考活動主辦方及場館的協商結果,中間亦會牽涉不同方面因素及協議,「(金額多少)絕非全部由公司話事」。
實時監控識別非正常交易
林永存又指出,票務黃牛猖獗是近期城中熱話,公司亦高度重視,已投放大量資源加強網絡安全及採取排隊購票機制,並在開售時透過實時監控識別非正常交易,力求提供公平購票環境。他表示,完全遏制黃牛非常困難,但隨着大灣區場館及活動日益增加,相信有望紓緩供不應求情况,實現票務平台及觀眾共贏。
至於坊間傳言Cityline會保留部分門票自行售賣以獲利,林澄清指公司每次完成售票流程後,均會向主辦方及場館提交包括購票記錄在內的完整報告,確保流程透明,絕無任何黑箱作業。他又表示不建議市民使用非官方途徑購票,以免購入錯票假票以招致損失。
伙Trip.com提高大灣區東南亞競爭力
談及來自內地票務平台的競爭,林永存表示,外部挑戰並非新現象,早前亦有國際票務平台進軍香港,但最終因「水土不服」而退場。林永存強調,Cityline植根香港逾30年,已與本地企業建立穩固合作關係,營運理念亦貼近本地文化,有信心取得優勢。另外,公司會持續關注市場動向及客戶需求,持續提升服務質素。
為提高公司於大灣區的競爭力甚至涉足東南亞市場,Cityline已選擇在區域內具營運經驗的Trip.com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稍後將公布更多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