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教育

蔡若蓮:不再着八大回水

發佈於

【明報專訊】為應對財赤,政府年初史無前例要求8間資助大學「回水」合共40億元。事隔逾半年,教育局長蔡若蓮接受《南華早報》訪問稱,相信政府不會再次要求八大退還儲備(I think we will not do it again),重申措施只為「共渡時艱」。本報昨向教育局查詢各大學已退還多少款項,尚待正面回覆,局方稱各大學正「有序退還」,而大學教資會亦會審視各大學退還進度。

政府要求八大本學年(2025/26學年)退還儲備金共40億元,以中大須還10.41億元最多,其次為科大8.27億元及港大8.22億元。最少是嶺大,退還9140萬元。

問責協議列可調整撥款 稱違用途有權削

八大早前簽署2025/26至2027/28新一個3年期的《大學問責協議》。被問到最新的《協議》加入調整撥款段落,列明學校發生嚴重問題時教資會或政府有權調整撥款,蔡若蓮稱修訂並非為影響大學自主權,而是希望大學負起責任及令管治更透明。

蔡若蓮稱《協議》是建基於八大制定的建議書,大學使用撥款時倘跟建議書承諾有出入,當局有權削減撥款,「我給你的撥款是用來弄餅乾的,不是用來做叉燒飯或雲吞麵,(作其他用途)這是不對的」。

對「國際版DSE」持開放態度

另外,蔡若蓮透露對開設「國際版」中學文憑試(DSE)持開放態度,倘實行會研究發展電子應考系統,但細節有待社會討論。她亦回應學界建議開放中小學招收非本地生,稱本港生活環境使非本地生難尋得合適寄宿家庭,重申建議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