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納斯達克改革建議:調高中概股IPO門檻

發佈於

【明報專訊】納斯達克交易所美國時間本周三(3日)宣布,該所提議新一套於初始及持續上市優化標準,改革建議涵蓋首次公開招股(IPO)集資額、停牌及退市,以及公眾持股量。當中建議主要針對中國內地營運的新上市公司,其最低IPO集資額要求上調至2500萬美元(約1.95億港元)(見表)。納斯達克交易所表示,最新的上市改革建議,隨交易所積極主動檢視交易活動,特別於美國跨境交易並與潛在「唱高散貨」(pump-and-dump )有關的新興趨勢。

最低集資額上調至2500萬美元

事實上,彭博曾於去年12月引述消息人士稱,作為調查香港公司赴納斯達克上市一部分,香港證券監管機構於去年11月,搜查一批金融公司及個人的辦公室,當中涵蓋香港證券商、美國承銷商及投資者。另港產中藥生科公司腦再生科技(美:RGC),於今年6月2日宣布1股拆38股後,至6月17日突然爆升2.8倍,年初以來更累升590倍,引起市場一陣熱烈討論。腦再生以草本配方開發和商業化,醫治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及自閉症譜系障礙,公司2024年為零收入。

現時港交所(0388)《上市規則》規定,新上市公司公眾持股市值不得低於1.25億元,亦為上市最低集資額,納斯達克交易所最新建議的2500萬美元相對更高。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伙人歐振興指出,即使美國上調最低集資額準則,但據他所知,現時赴美上市中概股通常集資額較少,不符合港交所主板上市要求,或需於GEM上市。另他提到,內地公司向中證監申請境外上市備案,其進度通常視乎行業而定,如部分人工智能(AI)及涉及數據的公司,通常牽涉需與多個部門交涉及需時較久。另他提到,內企取得赴港上市的備案最快需時4個月,長則需至9個月。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大行科工孖展認購6400倍 膺超購王 富途料挑戰萬倍 新機制下中籤率低處未算低 (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