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東京】Moriyama-San

發佈於

【明報專訊】終於搬了屋,開了盞暗燈偷時光,半夜在紙箱堆旁看電影Moriyama-San。不敢扭盡喇叭,開場大友良英的噪音配樂也未有放肆,更與面前空洞的新居一拍即合。Moriyama-San是電影製作人、藝術家Ila Bêka和Louise Lemoine執導的紀錄片,以極簡鏡頭,記錄森山先生在東京大田區西澤立衛設計的住宅中的獨居日常。

5個月前,在一餐晚飯後終於扚起心肝看了Perfect Days。事緣那餐飯,有古道具店主矢澤剛、藝評人澤山遼、森山先生,還有健談的井生和十十。那次正好說起森山先生其實是Perfect Days主角平山的原型人物,導演Wim Wenders因受Moriyama-San啟發而創造了平山這角色。雖真確與否無從稽考,大家卻談得津津樂道。

看畢Moriyama-San翌日到訪森山宅,一頭白髮的他踢着人字拖迎接。10座大小不一、白盒般的房子散落在雜木林,砌成一個在東京市中心的森林村落,透過狹小的通道與庭院相連。每一扇落地窗戶都面向不同的風景,引入光線與空氣,讓室內與室外、私人與公共空間變得模糊。我想這是建築師西澤立衛想營造的。森山說西澤期望樹長更高,庭更雜亂。森山的家由4個盒子組成,其餘6個則租了給他人。這是他為生的方法之一。

地下室的四面牆,左邊一幅堆滿DVD,右邊一幅排滿書,前面一幅放滿CD,後面置好音響和投影設備,單是躺在中央就能滋潤人生中大部分不設實際的幻覺。如森山,他從未坐過船乘過飛機,也從未離開過日本,甚至未離開過東京,這房子沒有被鋪,森山一直隨心席地而睡。他或許是躺着去理解世界的,但無擋他好奇的眼睛和耳朵。他總是笑笑看着我們,一邊隨手拿起DVD和書介紹着,一邊期待他人說些什麼。

中庭是鄰人聚聚的地方,有時路人聞到燒烤香,也走來坐坐。那天森山就買了所有食材,又汗流浹背地為大家燒烤,一如既往地輕鬆說笑。寬容如他,又隨手就送人幾隻絕版DVD、絕版古書。晚上他消失了一會兒,突然捧着大西瓜回來,庭中拾起一根粗樹枝,就邀請十十一起玩「劈西瓜」。西瓜被劈成剛好10份,香氣伴着暑假完結。

很多人無疑對森山生活方式的浪漫感到着迷,包括Ila Bêka和Louise Lemoine。但我想各人對森山的解讀有偏差,「都市隱士」、「安靜」、「內斂」、「孤獨」、「平凡之美」這些用詞都太浪漫化,或可能成為外界對抗資本世界的投射。Perfect Days的清潔工平山其實一點也不像森山,他的工作安穩得連對時間自由的欲望都剔除。而森山的美學可能更是想拿到更當代的平衡,包括欲望。沒有對物件盲目的斷捨離,堆疊如山的書本卻每一本都包好,物件還能一塵不染,他說他喜歡打掃,只是因為「他喜歡」。沒有「應該做什麼」,只有「想做什麼」。在他身旁,我感受到他讓人羨慕的,是他多享受存在在這世界啊。

文:陳楚翹

(從事藝術創作,現居東京)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巴黎】石化的反面 (2025-09-05)

【紐約】城市邊緣的藝術小島 (2025-09-05)

【倫敦】林宇談小說版《小朋友齊打交》 (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