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以設計定格溫度 「不求完美」 Jazlyn Fung:聽故事,造連繫性格的字

【明報專訊】河原溫(On Kawara)展覽、宇多田光的音樂、時裝雜誌的照片、蒙納(Monotype)字體庫……散落在藝術世界的不同碎片,是什麼把它們串連起來?是香港字體設計師馮曦雯(Jazlyn Fung)的設計。現時常居墨爾本的Jazlyn有自己設計的字體,也有為各種模樣的藝術家度身訂做的字體,在設計路上她堅持聆聽人們的故事。
疫下奇想造「肥字」 快樂連結世界
疫情期間,Jazlyn本來在一間悉尼建築公司任職導視(wayfinding)設計師。當時疫情封城,Jazlyn看着長期在家工作而長出來的肚腩,忽發奇想,她造出個「8」字,後來慢慢塑成她的第一套字體:Happy Fat Font。就如字體名字,肥得快樂,Jazlyn說Happy Fat Font是讓自己休息、開心的實驗字體,也讓她和世界迅速產生連結,那些數字、符號世界通用;那種快樂,也是世界通用。
後來,Jazlyn開始接觸活動和展覽的字體設計,先後為大館的「藝術家之夜」和「河原溫:自由之律,律之自由」設計字標(logotype)。「藝術家之夜」邀請實驗音樂製作人、DJ、視覺藝術家等同台演出,Jazlyn說那些藝術家「有靜、有爆、有raw」,所以她在設計2024年的「藝術家之夜」時以此為靈感,用動畫的形式呈現字體由幼到粗、像聲音振動的感覺;及後2025年的「藝術家之夜」,Jazlyn開始在原有設計上打造一整套視覺系統,明年她會繼續使用這系統,慢慢為「藝術家之夜」確立專屬形象。
而河原溫則如Jazlyn形容,是個很靜、感情起伏不大的藝術家,大館該展覽展出的作品都在述說其人生故事,當中《今天》系列是河原溫自1966年起的約50年裏,完成的約3000幅「日期繪畫」,看似是印刷,實為其人手繪製。Jazlyn研究河原溫畫字的過程,譬如留意到他多畫「無腳字」是與當時屬電報年代有關等。在設計展覽字標時,Jazlyn嘗試定格那種手寫的溫度。
Jazlyn亦曾為Vogue Man Hong Kong部分時裝相片設計字體,Vogue給她幾套時裝照片,讓她自由發揮。Jazlyn自言對時裝不甚了解,所以試着感受照片裏攝影師和模特兒流動的情緒;近期她也參與設計日本歌手宇多田光的音樂專輯封面,宇多田光請來數個歌手、DJ,為其今年5月發行的《Mine or Yours》重新製作數個新版本。新版本有電子風,也有跳脫感,Jazlyn反覆聽,在音樂裏尋覓情緒。在這些她不算熟悉的領域,她反而更能感受到文字是「情緒載體」,「原來不同範疇的人也需要一些有趣的字體,他們不是找字,而是找我來customize(客製)一個他要的感覺的字」。
接「童年」命題 墨爾本電車「觀影」獲啟發
2025年,Jazlyn獲字體庫平台蒙納邀約合作,她以經典的Times New Roman字體為基礎,設計出全新字體Lumen。Jazlyn憶述,蒙納當時給的方向只有「childhood」(童年)一詞,她便回憶自己的童年尋找靈感。她想起小時候的自己矮小,尤愛看地面上自己的腳和相連的影子,因而把設計概念由「童年」收窄至「影子」。Jazlyn說自己靈感枯竭時會去坐墨爾本免費的電車,那裏的電車很慢很慢,她仔細觀察黃昏時分人和車的影子是如何以同一角度緩慢移動,把這種自然形成的曲線、弧度搬進自己的設計。7月,Jazlyn受邀在蒙納全球系列Brand Talks的香港站分享自己的設計旅程,同場的講者還有日本著名字體設計師小林章(Akira Kobayashi)。
回港覺察舊工藝 圖章中見相同理念
墨爾本、香港兩邊走的Jazlyn自然能感受到兩地的造字文化差異,她說香港造字有其歷史脈絡,如霓虹燈的招牌大字,這些都刻在生於香港的Jazlyn的認知,但墨爾本就更期望看到設計師的性格和創新。而她正是把兩地的造字特色融入自己的設計,既學習香港重視的storytelling(說故事),亦留有她的個人風格。Jazlyn更分享以前在悉尼一個講座分享時,在場有教授指她做的歐文字體設計跟西方人做的很不同,如部分字的尾端會翹起,做出像毛筆字的感覺,她很驚訝對方能道出自己這種混合風格。
有趣的是,不時兩地往返的Jazlyn,反而留意到更多早已習以為常的細節。以為香港叮叮已經很慢?坐上墨爾本的電車才理解什麼是真正的慢,也才讓她有足夠時間觀察影子;每次回港逗留數星期,又讓她察覺到一直錯過的舊建築、舊工藝。這次訪問,Jazlyn提議和記者一起到香港圖章街(即文華里)逛逛,因為圖章正是她這次回港留意到的工藝,跟師傅細聊才發現雕刻圖章原來跟她的造字理念很相似。那天來到圖章街,一個個小攤檔整齊排列在大街的兩旁,其中一檔的圖章師傅吳錦泉拿出Jazlyn早前訂製的名字圖章,讓她即場試印。她說,和字體設計師相似的是,圖章師傅也要學楷書等中文字體,在不改變古字的前提下,按客人需要設計,再把字刻進圖章。Jazlyn作為字體設計師,要了解客戶的性格、研究活動和展覽特色;圖章師傅也要了解客人的故事,如若圖章是用在畫作署名,師傅便會在名字的筆觸設計下些功夫,讓人不易冒簽。
Jazlyn從圖章師傅得到最深刻的一點提醒,是緊記造字一定要有溫度,她也為自己的字體設計做了個小總結,「有時客戶想要的,不是你(設計師)認為完美的,想要的反而是不完美的、有性格的,所以我的字不會很完美,卻能連繫到人的性格」。
文:譚雅詩
設計:賴雋旼
編輯:謝秋瑜
[開眼 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