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A股回升2% 帶動港股漲359點 大摩:外資湧中資股放緩 被動資金流入為主

發佈於

【明報專訊】市場消化內地有意為股市降溫的報道,加上官方傳媒引述消息表示,內地即將推出促進服務消費的措施,同時憧憬美國就業數據轉弱令聯儲局持續減息,港股、A股昨日都明顯反彈。科技、資源股是升市動力,內地創科板50指數勁彈近3.4%,滬深300指數升近2.2%,升幅是逾5個月最大。港股昨天終止三連跌,恒指高開77點後升幅擴大,午後最多漲413點,高見25,471點,收市升359點或1.4%,報25,417點。國指升1.34%,科指升1.95%。

匯豐控股(0005)以全日高位收市,報102.1元,升2.5%或2.5元。科技股再成為升市火車頭,ATMXJ五大重磅股齊齊向好,其中騰訊控股(0700)、阿里巴巴(9988)、美團(3690)、京東集團(9618)升幅介1.5%至2.2%;晶片股中芯國際(0981)、華虹半導體(1347)都升逾4%。不少機械人、生物科技股亦有買盤追捧,地平線機器人(9660)升9.1%,收市報9.81元,是表現最好科指成分股。中生製藥(1177)、藥明生物(2269)分別升6.2%和4.7%。

信義光能升7.5% 藍籌最佳

內地治理太陽能光伏等「內捲」低價競爭,引導地方有序佈局光伏、鋰電池產業,新能源股有追捧。信義光能(0968)升7.5%或0.26元,收市報3.71元,是表現最好藍籌。金風(2208)、新特能源(1799)、協鑫科技(3800)分別飈升18.1%、17.3%、12.2%。鋰業股贛鋒(1772)、天齊(9696)分別升12.5%和13.3%。

北水淨流入56億

主力掃入科技股

恒指成分股季度檢討收市後生效,大市成交仍不足3000億元,只有2999億元。三隻「染藍」新貴只有京東物流(2618)股價表現較出色,升3.1%至13.09元,中電信(0728)、泡泡瑪特(9992)升幅都不足1%。

北水昨日淨流入56.23億元,較上日大升近7倍,而且連續6個交易日淨流入,主力掃入科技股,淨買入最多的股份分別是阿里巴巴、美團、地平線機器人,金額分別達到21.4億元、19.5億元及14.4億元。淨賣出最多的是三生製藥(1530)、快手(1024)和晶泰控股(2228),但金額都不超過10億元。

外資增持寧德泡泡瑪特最多

摩根士丹利統計,歐美外資淨流入港股和內地股票速度放慢,上月只有9億美元,少於7月的27億美元;主力仍然是美國被動基金,帶動整體被動基金淨流入14億美元,主動型基金雖然淨流出5億美元,但金額是逾兩年來最少。今年首8個月被動基金合共流入130億美元,已超越去年全年的70億美元,個別股份之中,本季以來外資增持最多的是寧德時代(3750)、泡泡瑪特、紫金礦業(2899);減持最嚴重的分別為美團、中國石油(0857)及建設銀行(0939)。

明報記者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謝瑞麟升19% 懶理被指股權集中 (2025-09-06)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