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長者早茶有優惠 人氣酒家追懷舊點心車

【明報專訊】曾幾何時,「得閒飲茶」是街坊鄰里的口頭禪,上茶居歎「一盅兩件」是生活日常。然而,承載着幾代人回憶的酒樓茶居卻一間接一間倒下,單是今年已有不少酒樓相繼結業,當中不乏30、40年老字號,例如名都酒樓、鴻星等,一班老街坊又少了「打躉」的地方。可幸與此同時,旺角鬧市中一間主打懷舊的茶樓逆市開業,重現百年前的酒樓品牌——襟江酒家,每日即製懷舊點心及手工菜,希望重新帶起飲茶文化,留住那份昔日情懷。
位於旺角家樂坊的襟江酒家,即使現時只屬試業階段,但門外依然天天大排長龍,中午時段目測約有30至40人,多數是中年人或長者,他們或連同家人,或扶老攜幼,尋找昔日的茶樓風味。酒家門口掛滿紅底白字的手寫點心膠牌作裝飾,內部則還原舊式茶樓的簡樸裝潢,沒有華麗的水晶吊燈與地氈,只有簡單的白色牆身與木枱櫈,配上懷舊花紋瓷磚地板、花碼價錢牌,處處透着老香港情懷。
場內最矚目的莫過於那些久違的場景。身穿白色制服的「茶博士」提着大茶煲,穿梭席間為客人添水;點心阿姐推着蒸籠點心車叫賣點心,茶客們聞聲立即一擁而上,圍着點心車挑選蝦餃、燒賣、叉燒包、鯪魚球等,點心阿姐隨即在點心卡上蓋印。茶客圍着點心車團團轉的場面,已經甚為少見,卻是不少人的集體回憶。
百年酒家重開 每日鮮製手工點心
根據襟江酒家提供的資料,其歷史可追溯至清宣統元年(1909年),由「第二代茶樓王」譚晴波於廣州創立,其後在香港開設分店,直至1980年代,位於中環威靈頓街的分店被接手,並改名蓮香樓。襟江酒家負責人曾景嵐表示,重開襟江是希望再次帶動香港的飲茶、點心文化及那份獨有的人情味。他眼見近年香港酒樓文化逐漸褪色,特別是預製菜盛行,大感惋惜,「有酒樓現在用預製的,吃不到那種新鮮『砌出來』的味道」,因此茶樓堅持每日即製點心。他透露,點心部約有10名經驗豐富的點心師傅,每天凌晨3時開始準備,全人手製作,力求新鮮、有品質。
必吃上湯炸粉果、復刻灌湯餃
細看點心單,小點至頂點從$25至$42不等。主打多款懷舊點心,如鮮豬膶燒賣、懷舊灌湯餃、上湯炸粉果等。其中灌湯餃($42)復刻舊式做法,與現今常見「湯浸餃」做法不同,師傅先將上湯凝固成湯凍,再以餃皮包裹鮮蝦、豬肉、冬菇、薑絲等餡料及湯凍再蒸,讓湯汁精華全鎖在餃皮內,雖未有一口爆湯的效果,但勝在味道清鮮。喜愛香口炸物的客人,可一嘗懷舊的上湯炸粉果,將炸好的粉果浸入上湯裏,跟平日吃的蒸粉果口味截然不同。這款點心已甚少出現在一般酒樓,只能在一些專做懷舊菜式、點心的酒樓才品嘗到。
入口即化金錢雞 玫瑰露浸肥肉
除了點心,襟江還供應多款懷舊手工菜,包括缽仔焗魚腸、霸王鴨、蝦子柚皮等。其中一款傳統燒味——金錢雞,由擁有45年經驗、曾於都爹利會館和大圍小館任職的曾偉雄主理,為了將金錢雞中間的肥肉做出「入口即化」的口感,他特別用上玫瑰露浸泡肥肉5日,直至變得晶瑩剔透。將浸泡好的肥肉與雞肝片、肉眼串起,塗上叉燒醬,入爐烤製30多分鐘即成。咬一口,油香四溢。若嫌金錢雞「重口味」,則可試試琵琶鵝,曾偉雄先把開半後的鵝攤平為琵琶狀,以醬料醃製數小時,塗上皮水後吊乾,再入爐燒製,達到皮脆肉嫩的效果。
在堅守傳統的同時,曾景嵐亦希望引入現代元素,不久將來會推出港式大牌檔小炒系列,以迎合年輕人口味,亦計劃加入馬來西亞的「忘不了魚」。他指,這種魚肉帶果香,以前僅靠野生捕撈,如今透過養殖技術得以更親民價格供應,希望讓更多客人有機會品嘗。此外,他們亦樂於與本地品牌合作,例如即將供應著名老字號的糯米糍、米芝蓮推薦的腸粉專門店等,以示支持本地品牌。另外,酒樓現推出長者早茶優惠,只要同行中有一名長者持樂悠咭或長者咭,便可享$2茶芥優惠及免加一服務費,鼓勵年輕一代多帶長輩來飲茶。
襟江酒家
營業時間:上午7:00至下午4:00;晚上6:00至10:00
長者早茶優惠時段:平日上午7:00至10:00
地址:旺角登打士街56號家樂坊8樓801號舖
查詢:2396 3988
註:茶芥,另加一
■有片睇
懷舊酒家即製點心link.mingpao.com/85015.htm
文:陳真紀
美術:謝偉豪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趁「熱」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