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嶼南片區未落實 長沙兩營地先闖關 同處海岸保護區 環團憂破壞環境

發佈於

【明報專訊】政府今年4月提出以「片區」模式發展南大嶼生態走廊,城規會其後至少收到兩宗改劃申請,擬於長沙臨海地段發展營地,涉約0.5公頃,均在「海岸保護區」內,其中一宗擬在樹林開闢「太空艙」營地;另一宗擬在上長沙泳灘申請闢作露營車度假營,土地已圍封及平整,申請人在城規會文件稱擬議項目符合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定位,冀南大嶼打造為香港旅遊度假好去處。綠色和平表示不反對政府發展生態旅遊,惟缺乏政策框架下在「海岸保護區」發展私人營地,憂項目獲批後對當地產生潛在環境影響及破壞。

明報記者 馬耀森

據大嶼山南岸分區大綱圖,南大嶼設海岸保護區旨在保護地帶內的海灘及其腹地,以及預防雜亂無章的帶狀發展,「根據一般推定,此地帶不宜進行發展」。

規劃署回覆查詢稱,城規會審視申請時會全面考慮相關規劃因素,包括海岸保護區規劃意向,擬議用途對環境、自然保育、景觀、交通、排污等影響,以及公眾和政府部門意見等。如申請地點涉《城市規劃條例》下違例發展及執管行動,署方會向城規會闡述,以作整體考慮。

兩申請改劃 擬建太空艙露營車管地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推廣島嶼及海岸旅遊,發展局今年4月宣布邀請市場就南丫島石礦場用地、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以及尖鼻嘴及白泥生態旅遊發展項目提交意向書,當中南大嶼項目包括長沙、貝澳、水口及石壁等。據邀請文件,長沙擁有香港最長達2公里沙灘,極具潛力成為康樂樞紐,擬議設施包括興建行人步道,將上下長沙泳灘連接,其他包括新碼頭、住宿設施及營地,當中擬議營地位於下長沙沙灘。

「片區」項目未落實,已有私人度假營項目向城規會闖關。其一涉下長沙沙灘約1659平方米的海岸保護區用地,擬建臨時度假營及相關挖土工程,包括8個太空艙。申請文件指出,擬議項目屬低密度,太空艙為模組化臨時建築,採用可拆卸構造,毋須大規模工程,而申請地點四周被多幢村屋包圍,並非典型自然生態海岸線或生態敏感區,不違反規劃原意。

一稱不違規劃原意 一稱符生態走廊定位

記者上周一(1日)到場觀察,發現地盤範圍長滿樹木,未見動工。反對該項目的守護大嶼聯盟表示,該處位於海岸保護區,擬議發展度假營不符規劃原意,亦擔心發展需砍伐大量樹木,而營地排污亦影響附近河溪及泳灘水質。

另一宗申請涉及上長沙泳灘,擬建露營車度假營,以及填土及挖土工程,地盤面積2859.3平方米。申請文件指出,項目擬建13幢1層高非住用建築物,包括6架露營車,聲稱擬建度假營符合「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定位。記者在場見該處被圍封,土地已平整,有泥土被翻開,未見擺放露營車。

綠色和平憂更多「先破壞後建設」

綠色和平城市發展項目主任夏淳權說,自長沙被納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發展,接二連三有私人營地項目向城規會闖關,部分更「踩入」海岸保護區;雖然政府2023年將南大嶼納入「受規管地區」,有助改善違規發展,但當局推動旅遊項目之餘,未提供清晰發展指引,擔心政府未落實具體發展方案前,便出現更多「先破壞後建設」情况。

發展局表示,已完成檢視企業或商會就「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項目提交的24份意向書,以及12個團體提交的意見,正參照相關意見,以制定具體發展方案,並作詳細技術評估,以籌劃招標及法定規劃程序工作。

(城市保育)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環團:已有營地不斷擴張 海岸保護區地剷平 (2025-09-07)

話你知:3生態遊片區 南丫料明年招標最早 (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