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山景檔主炒人一腳踢 嘆街市貨少趕客

【明報專訊】本報記者上月平日下午到多個出租率較低的公私營街市觀察,其中屯門山景街市部分檔位出租予食肆,包括雙餸飯及台式茶飲店等,另有部分檔位已結業,貼上「只作休息用途」字句,並放置圓椅供市民休息。有食肆兼職員工稱,當日營業3小時,僅一名客人光顧數十元,「不要說舖租,連人工都掙唔到」;負責人為止蝕,全日僅安排黃昏時段營業兩三小時。
屯門山景街市為民坊旗下街市,據其網站資料,出租率約61%。記者所見,街市大門及檔口貼上優惠海報,但不論乾濕貨舖均門可羅雀。最熱鬧是兩間集運自提點,貨品堆積至旁邊空置舖位,市民需排隊取貨。經營20多年雜貨的檔主稱,街市租貴,已解僱4名員工,現時「一腳踢」降低成本,但街市貨品不齊,僅有一檔賣魚,「蝦蟹都無,街坊情願去新墟」。
比較2018年底與今年6月的食環署街市出租率,撇除將改建為基層醫療設施的宜安街市,出租率跌幅最大是北角渣華道街市,下跌25個百分點。經營菜檔的盤先生說,街市自新冠疫情後「死到今日」,從半日有近6000元生意跌至現時每天1000多元。他歸咎防疫措施令街坊習慣到附近春秧街及超市買菜,加上食環署近年嚴打貨品擺出攤檔範圍,檔主見經營困難便結業,「十室九空,啲人買唔齊嘢就唔嚟」。
渣華街市檔歸咎防疫 趕街坊去春秧
相鄰的春秧街人流明顯較多,售賣濕貨的一側全部舖皆已出租。北角居民陳女士稱,「經濟唔好,但人人都要食飯」,市民對街市需求仍強,疫前至今春秧街店舖變化不大。她說平日晚餐多外賣解決,若要買菜都會到春秧街,因有較多選擇。
房委會直接管理的街市中,石硤尾邨街市至本月初有最多待出租檔攤。記者到訪時人流稀少,街市中央的數條小巷,部分空置檔口堆放大量發泡膠及雜物。光顧10多年的張太說,街市衛生麻麻,部分人改到超市買餸,加上兩餸飯進駐,不少人改變買餸煮飯習慣。
(消費轉型系列‧三)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街市疫後生意跌 檔主嘆轉型未挽 有指多外食北上 團體稱部分偏遠貨少客老惡循環 (2025-09-07)
網購菜包餸上門疫後生意減 歸因移民北上潮 (2025-0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