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葉兆輝稱學童輕生個案仍處高水平 倡三層應急機制擴至涵蓋小五六生 (14:01)

教育局今年上半年接獲17宗學生懷疑自殺身亡個案,開學前亦懷疑有學童輕生。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葉兆輝今(7日)表示,去年學童自殺個案數量比2023年減少,雖然情况未有惡化的趨勢,惟個案數量仍維持於高水平,社會各界應保持警惕。他建議將「三層應急機制」擴展至小學五、六年級,以及早發現相關個案。
葉兆輝接受無綫節目《講清講楚》訪問時表示,「三層應急機制」對受精神困擾的學生有一定幫助,惟由於75%自殺個案前無徵兆,故對防止學童自殺的成效有限。他分析,部分遺書中可見,自殺學童對未來失去盼望,其「無望感」很強,認為制度及家庭環境對學童對未來的盼望有影響,重申學校應建造一個健康的環境,令學生「要覺得學校係開心嘅」、減少上學時的焦慮;亦呼籲家長多注意孩子情緒上的急劇轉變。
葉兆輝亦提到,新冠疫情影響學生的人際關係及社交網絡,即使升上高年級後亦未能完全修補,呼籲學校製造機會,讓學生與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建立良好的朋輩關係。
對於有小學生吸食「依托咪酯」,葉兆輝稱有酒精及藥物習慣的學生,其自殺風險率會比常人高2至6倍,慨嘆:「點解個小朋友咁細個走去食呢啲嘢?」,憂慮是否生活中無其他事情能引起學童興趣,希望能「拉返佢哋返來」。
被問到少子化會否影響學童心理健康,葉兆輝表示,少子化或令壓力集中在一個小孩身上,加上父母在職無暇兼顧,學生或因而依賴社交媒體,導致精神健康狀况每况愈下。葉亦特別提到學生睡眠不足,又沒有電子產品以外的消閒選擇,因此學校可從課程安排等方面入手,讓學童有多些空間喘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