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內銀季績檢閱 匯豐稱次季改善 淨息差受壓股息攤薄 揀內險港銀更佳

發佈於

【明報專訊】各大內銀在早前公布今年上半年業績,總結六大國有銀行與招行(3968)、信行(0998)、民行(1988)、光大銀行(6818)4間股份行,匯豐報告認為其表現溫和地正面,受惠於淨手續費和交易等非利息收入增長,除農行(1288)和光銀外,其餘第二季純利按年增速較首季均有改善。不過匯豐認為,今年股價上升已反映業績溫和向好預期,宏觀數據顯示內地信貸需求在第二季放緩、銀行零售貸款資產質量惡化、反通縮政策或令利率進一步下行影響淨息差,加上四行股息受增資攤薄,匯豐在大中華區金融股當中,看好內地券商、內險和香港銀行,多於內銀股。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匯豐總結10間內銀表現,中期大部分銀行淨利息收入按季改善,由於基建融資需求提高、零售貸款需求疲弱,帶動國有行貸款增長高於股份行,而淨手續費收入則受惠財富管理推動而好過預期。資產質素方面,上半年企業貸款的不良貸款率企穩,但零售貸款質素則因按揭、信用卡、個人貸款和經營貸款質素惡化拖累,部分銀行加快核銷壞帳,因而提高撥備覆蓋比率。

彭博研究:六大銀行中期純利停滯

今年4月7日恒指見底以來累升28%,期內除了農行股價升三成外,其餘六行均跑輸恒指升幅,中行(3988)和交行(3328)更只有4.48%和5.6%升幅。彭博行業研究指出,六大國有銀行上半年純利停滯,其中工行(1398)、建行(0939)和中行按年下跌,而招行等股份行業績也乏善可陳,雖然利潤壓力有所緩解,但預期仍會持續至2026年。另外部分銀行不良貸款率穩定,但信貸成本(即信貸損失撥備佔貸款比率)大升。政策方面,7月以來除了為個人消費貸款補貼利息,再沒有其他針對銀行的刺激政策。內銀基本因素疲弱、政策刺激有限,預期或持續拖累內銀股表現到明年。

不過內地券商國信證券則認為,現時已見到內銀業績下行周期的尾聲。該行指出,當前內銀利潤承壓主要來自淨息差,同時資產質素壓力有增加,預期今年整體內地上市銀行純利增速約為1%。報告指出,內地政策保護銀行淨息差,加上今年5月存款利率下調,預期明年淨息差跌幅有望收窄,推動收入增速回升。同時,現有不良貸款出清,明年有望見到零售貸款不良生成回落的轉折點,預期信貸損失撥備不會拖累淨利潤增長,預期明年內銀收入和利潤增速將會回升。國信證券維持內銀行業「優於大市」的評級,建議可留意較受經濟周期影響的個股,包括招行和重慶農商(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