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袁國守:金價料高處未算高

【明報專訊】金價再創歷史新高,上周現貨金價曾升見每盎司3600美元,年初至今累漲逾30%,跑贏大多數資產類別。金價還會升嗎?市場近乎一致認為:會。或許對好些投資者來說,利好黃金的因素耳熟能詳,包括避險、抗通脹及受惠寬鬆貨幣政策如降息等,相信3600美元並非金價終站,料經調整後可續創新高。
近年每當談及「科技七雄」(Mag 7)又或加密貨幣,連「牛頭角順嫂」也會拋出FOMO(Fear of missing out),去解說何以估值偏高其價格仍節節攀升。其實,只要有一點投資經驗都會發現,不管大市還是個股,估值偏高(如美股、新消費股)或偏低(內房、本港地產股)經常出現,處於「合理」水平的時間反而較短暫。同理,儘管金價2024年累漲27%,創2010年來最大年度升幅,年初迄今再進帳三成多,在部分投資者眼中,價格可能已太高,但真的「偏貴」了嗎?市場流行說的FOMO好,或通俗說的「執輸行頭慘過敗家」好,看來資金仍會流入黃金,即金價經整固後,料繼續往新高進發。
况且,金價走高,具基本因素支持,正如本刊《投資先機》欄主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涂國彬一直強調,「逐利」、「避險」俱利金價守穩向上。他認為,逐利者,跟其他風險資產一樣,貨幣政策如量寬減息帶動,整體水漲船高,黃金亦受惠;避險也,故老相傳,戰亂局勢動盪,或對央行紀律有疑,多增持黃金。
富達國際近日亦以「為何黃金升勢不只是短期趨勢」為題發表報告,該公司基金經理Ian Samson稱,雖然金價已大幅上升,但此趨勢可望持續數年。他解釋,儘管美國通脹仍維持在約3%,而關稅可能令物價居高不下,聯儲局仍有可能減息,利率下降、通脹黏性及增長疲弱等多重因素應有利於黃金表現。Samson又指出,美元作為黃金的主要避險競爭對手,美元走弱亦將進一步支持黃金價格;在前所未見的大規模不確定性及關稅政策變化下,其影響仍未完全反映,黃金作為終極「避風港」的地位,使其在面對任何進一步不確定性均處於有利位置。
此外,Samson指出,外匯儲備管理機構持續買入黃金,全球黃金ETF持倉亦持續增加,加上包括中國內地、印度及土耳其等地區正結構性地增加黃金持倉,以分散對美元的依賴。他補充,若投資者決定轉移部分目前總值57萬億美元的美國資產,黃金將可能受惠。
多家證券大行亦看好金價走勢,大摩指出,歷史經驗顯示,在減息周期開始後的60天內,金價平均升6%,假如歷史重演,僅此單一催化劑,就能推升金價至約3700美元,與該行今年第四季目標價3800美元,僅一步之遙。瑞銀方面,將2026年3月底的金價目標調升至3600美元,並將明年6月底的金價目標調高至3700美元。高盛更警告,倘若美聯儲的獨立性受損,而投資者只要將小部分資金,由美國國債轉向黃金,就足以令金價升至接近5000美元。高盛認為,基本情境下,金價到明年中將漲至4000美元;若出現極端風險,屆時將漲至4500美元,並形容黃金仍是其在大宗商品領域「最堅定的長期推薦」。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袁國守 投資心戰室]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張兆聰:Bloom受惠AI推高電力需求 (2025-09-08)
伍禮賢:361度受惠內地支持體育產業發展 (2025-09-08)
涂國彬:特朗普一天仍在位 金價更多新高可見 (2025-09-08)
歐斐德:「主動型 vs. 被動型」投資的舊有爭論已死 (2025-09-08)
簡慧敏:立法規範籃球博彩 助打擊非法賭博 (2025-09-08)
《幫你格價》:存息料降 逾5厘高息股吸引 (2025-09-08)
葉創成:敘做3個月港元定存利率2.45厘 (2025-09-08)
陳正犖:澳元兌紐元短線看淡 (2025-09-08)
許健生:AI Agent重塑企業運作模式 (2025-09-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