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廖偉強:樓價將進「上坡期」 非「上衝期」

【明報專訊】近日不少朋友在聚會中都不約而同地問筆者同一個問題:樓價是否已見底?有時甚至會花一整個聚會的時間來討論這個問題,而背後反映出市場上仍有不少資金在觀望,等待一個合適的入市時機。
住宅市場這幾年間由高位至今平均調整約三成,這種跌幅在香港地產市場並不常見,亦因此吸引了不少資金充裕的買家,在谷底回穩之際伺機入市,尤其是豪宅板塊,更是資金的焦點所在,因此,近期頻頻出現的大額成交並非偶然。事實上,左右樓價的其中一個因素是新盤市况,年初至現在發展商去存貨速度加快,過去兩個月每月成交均達2000宗左右水平。當發展商減少庫存,資金壓力減少時,市場就不再受制於新盤低價,樓價亦會拾級而上;投資者當然也明白這一點,所以近月才加快步伐。
工商舖市場則由高位至今平均下跌五至六成,但若以長線投資來看,20年前購入至今仍升值3倍,長期收租,回報仍可觀,印證「一舖養三代」這句說話的真實性。其實,若在過去10年的高位期入市,投資方向大多是為了炒賣,遇上現時跌幅當然痛苦;但當初若是抱着有穩定回報或長線資本增值的心態,在適當時機切入,則毋須有過分的憂慮。現時若手持現金流,不妨以長線投資心態部署,現時租金回報可觀,但切勿以「今天買入明天就會賺錢」的想法走入市場。樓價未必即時反彈,但只要耐心等待,紅利終將累積。
筆者預期,未來樓市將逐步走入「上坡期」,成交量或有更大的增長,但價格走勢則會是緩步向上而非急速飈升。投資者應以冷靜、理性及長遠眼光審視市場,才能在當中找穩健的投資回報。
利嘉閣地產總裁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廖偉強]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陳永傑:睇樓再現人潮有因 (2025-09-08)
布少明:《施政報告》前 鐵路盤尋寶 (2025-09-08)
王品弟:新盤潮遇減息 樓市添動力 (2025-09-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