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MPF保持分散投資 專注長線回報

【明報專訊】全球股市近月做好,強積金(MPF)整體連升4個月,今年8月所有MPF股票基金類別皆錄得升幅,表現最佳為「大中華股票基金」,主要受惠於A股交易熾熱。有強積金專家認為,若看好A股復蘇,可透過大中華股票基金參與其中,但需留意內地經濟數據表現。當然,另有專家提醒,MPF收益創新高,或令成員追逐短期回報,但MPF是長期投資,故應保持分散投資,專注長線回報。
明報記者 袁國守
強積金諮詢機構GUM發表2025年8月強積金成績表,上月「GUM強積金綜合指數」上升1.6%,報274.4點;「GUM強積金股票基金指數」升2.2%,報388.1點;「GUM強積金混合資產基金指數」升1.6%,報275.6點;「GUM強積金固定收益基金指數」上升0.1%,報131.9點。今年8月份,MPF成員人均賺4714元,而年初至今人均賺32,416元。
單計MPF股票基金類別,上月回報最好的是「大中華股票基金」,升4.9%,主要受惠於A股交易熾熱,而緊隨其後為「日本股票基金」,升3.8%。至於上月表現最差的是「亞洲股票基金」,僅錄得0.7%升幅,因最近印尼與泰國的政治風險升溫,使亞洲地區股票風險溢價上升。年初至今計,截至8月31日,「香港股票基金(追蹤指數)」繼續排首位,年內累漲27.7%,「大中華股票基金」排第二位,升26.3%,而第三位為「香港股票基金」,升26.1%(見表)。
倘看好A股 可吼大中華股票基金
GUM常務董事陳銳隆指出,年初至今所有強積金基金都為MPF成員贏錢,其中港股和大中華基金等基金類別為成員創造的收益最高。他表示,最近A股市場交易重新活躍,多家券商報告8月新開戶數量增長,令「大中華股票基金」成8月回報首位。另外,陳銳隆指出,美國勞工統計局大幅向下修訂5月及6月份就業數據,促使市場對聯儲局9月份減息的預期急升,加上標普500企業第二季度業績穩健,使美股8月仍維持上漲動能。他又稱,大部分環球關稅談判已塵埃落定,預計市場焦點將逐步回歸基本面,MPF成員宜關注長期經濟指標及各市場的估值。
資產配置方面,GUM策略及投資分析董事雲天輝表示,自8月份以來,內地股市開始追落後,看好A股復蘇的投資者可透過大中華股票基金參與其中,但需關注內地經濟數據的表現;另一方面,市場對聯儲局9月份減息的預期急升,有利債券基金表現,低風險偏好的成員可適量配置以獲取潛在回報。
積金評級主席叢川普(Francis Chung)指出,強積金總資產已達1.47萬億元,連續第4個月創歷來新高,2025年累計投資收益約達1550億元,為歷來最高的首8個月收益紀錄;計入供款及投資回報後,479萬名強積金成員的平均帳戶結餘亦創新高,達到約307,500元。他認為,這項紀錄可能促使強積金供應商善用積金局核准的242隻「緊貼指數集體投資計劃」( ITCIS),為成員創造更多具成本效益的投資及退休產品。積金局強調,強積金計劃的成分基金種類必須足夠多元,以應對人口老化及市場波動。
叢川普表示,該公司預期各計劃將積極回應,ITCIS具備低成本、高流動性及分散風險的特性,將在這個轉型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另外,他指出,MPF成員平均帳戶結餘及收益創新高,可能令成員追逐短期回報,但該公司一貫的建議是:保持分散投資、專注長線回報。他補充,每個強積金計劃都設有「預設投資策略」(DIS)基金,這些低費用、現成的分散投資選項,對大多數成員而言仍是值得考慮的好選擇。
成員宜定期檢視投資組合
BCT業務定位及客戶方案高級總監王玉麟(Billy)則表示,長線策略固然重要,但主動參與及定期檢視亦是成功關鍵。他解釋,根據BCT每月隨機抽選香港市民進行調查並編製的《強積金回報滿意調查》,由2023年11月至2025年7月的數據顯示,當中每月定期查閱強積金帳戶狀况一次或以上的受訪者,有70%表示其強積金在過去12個月錄得正回報。Billy續稱,相比之下,僅一年查閱少於一次的受訪者中,只有37%表示有正回報,即使是每季/每半年查閱一次的受訪者,亦有近60%有正回報;由此可見,MPF成員宜定期調整自己的強積金投資組合,從而達至理想的回報。他指出,結果反映,定期檢視及調整強積金投資組合,有助成員更靈活應對市場變化,提升回報潛力;強積金是一項長線投資,成員應積極參與管理,才能更有效達成個人財務目標。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袁國守 退休綢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