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俠醫仁心:鹹魚的哲學

【明報專訊】鹹魚蒸肉餅配白飯是我其中一道最喜愛的粵菜。在廣東人心目中,鹹魚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鹹魚是將魚肉用鹽醃漬後再曬乾。在雪櫃、冰箱等低溫保鮮技術普及之前,世界各地的漁民都會在捕獲鮮魚後,用鹽將鮮魚醃製成鹹魚保存,以便回到港口、市場售賣。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報告,中式鹹魚被列為第一類致癌物。作為上消化道外科醫生的我,經常處理患上胃癌的病人,我對每個病人都會解釋,醃製菜包括日本酸菜和韓國泡菜(辛奇),都是引致胃癌的其中原因之一;進食鹹魚則是鼻咽癌成因之一。鼻咽癌在南中國發病率特別高,跟廣東人喜歡吃鹹魚有着莫大關係。現代科技已能長時間保存食物新鮮,醃製食物真的是「少吃多滋味,多吃壞肚皮」。
鹹魚本身除了是食材外,亦和很多廣東話詞彙息息相關。每當我們遇上重大困難和挫折時,都希望能「鹹魚翻生」。而最廣為人知的人生座右銘,便是影帝周星馳在電影《少林足球》中的一句對白:「做人如果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分別呢?」
香港中文大學在9月1日剛剛舉辦了入學禮,盧煜明校長對第一天開課的新生分享了他在過去20多年,在中大醫學院追逐研究夢想的心路歷程,同場亦有兩名中大學生分享他們在中大圓夢的故事。其中就讀中大醫學院環球醫學領袖培訓課程的Kelvin,分享他利用課餘時間參與義工服務,陪同有智力障礙的運動員參加特殊奧林匹克,成為他們的融合伙伴。我和Kelvin閒談時,了解到他從小就希望幫助別人,亦感受到他從幫助智障運動員而獲得的滿足感。他選擇成為醫生,希望透過知識來幫助有需要的病人。我相信他成為智障運動員融合伙伴的經驗,更能體會到將來成為醫生時,同理心和細心聆聽的重要。
保持鹹魚不腐爛特質
中大醫學院從過去、現在到未來,一直都是教職員和同學追逐夢想的最強後盾。要追夢,就必須時刻保持心態年輕。而醫學院則要持續堅守敢於創新的精神,令研究和教學方向與時並進。在這爭名逐利、目標為本的現代社會環境中,中大醫學院又怎樣能保持赤子之心,在不需要添加「防腐劑」下,繼續歷久常新。在電影《少林足球》中,五師弟對着大師兄說:「我心中的一團火,是不會熄滅的!」大師兄卻反駁說:「風一吹,火便會熄滅。」
五月天在2005年發表了一首歌曲名為《鹹魚》,當中唱出鹹魚和夢想的關係:「鹹魚就算翻身還是隻鹹魚/輸得也誠懇/至少到最後/我還有鹹魚不腐爛的自尊」。
各位莘莘學子,希望你們能懷着理想和夢想,在中大醫學院的庇蔭下燃點心中那團火,勇往直前,毋懼失敗地追夢,成為好醫生。追夢過程中雖然必會遇上挫折,但至少我們還能保持鹹魚般不腐爛的特質,放下失敗繼續向前!
文:趙偉仁(中大醫學院院長)
(愛手術、愛教學、愛創新、愛機械人、愛畫畫。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分享對生命的百般熱愛,隔周刊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