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內地上月出口遜預期 輸美挫33% 分析:提前出貨效應減 料增速續放緩

【明報專訊】海關總署公布,以美元計價,內地8月出口按年增長4.4%,進口升1.3%,低於市場預期的5.5%及3.4%,增幅並較7月放緩。當月貿易順差錄得1023.3億美元,高於7月的982.4億美元,並超過市場預期的994.5億美元。分析指,出口放緩主要來自美國及拉美市場需求疲弱,即使歐盟、東盟需求加快,仍難完全抵消跌幅。考慮到「提前出貨」效應回調及美國高關稅影響,年內餘下月份出口增速料繼續放緩。
明報記者 黃志偉
相對7月份,8月出口按分地區看,對美國出口按年大跌33%(見表),連續5個月錄雙位數跌幅;對拉美由升轉跌2.3%,對非洲增速亦放緩。不過,對東盟和歐盟出口分別增長22.5%和10.4%,其中對越南升幅達31%,成為月內出口主要支撐。進口方面,多數地區錄跌幅,歐盟與東盟進口分別跌1.8%及3.8%,台灣、拉美及非洲由升轉跌。
集成電路稀土出口量升逾兩成
以產品劃分,集成電路出口量及金額分別升25.4%和32.8%,稀土出口量升22.6%,金額更由跌轉升34.5%。汽車和船舶出口表現亮眼,出口量分別增長25.1%和30.2%。相反,手機出口持續低迷,數量跌11.6%,金額跌18.9%,自動數據處理設備金額亦下跌3%。
進口方面,汽車跌幅最明顯,數量及金額分別大減40.8%及50.5%;原油、銅礦砂和大豆等大宗商品進口增速普遍放緩。不過,飛機進口量由增14.3%躍升至50%,金額亦升48.4%。
大新:內地全年出口料低單位數增
大新金融首席經濟及策略師溫嘉煒表示,雖然東盟及歐盟需求加快,但不足以抵消整體跌幅。他指出,中美貿易談判未明確,中國商品轉運美國的方式或面臨額外關稅限制,加上美國撤銷小額關稅豁免,料內地全年出口僅錄低單位數增長。
法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指出,目前中美關稅水平仍然較高,且「提前出貨」效應消退將進一步打擊對美出口。產品上,手機及家用產品受壓,但汽車與船舶出口突出,反映部分中資企業具難以取代的優勢。他預期隨着部分企業在內地市場競爭加劇、出口受阻,或會透過「以價換量」策略,減價拓展東南亞及歐洲市場;他預期內地全年出口增長仍可維持5%至6%,但真正挑戰或在明年浮現,屆時若歐盟及其他市場減息幅度不及市場預期,需求回升力度將受限。
野村引述美國貨運數據公司Vizion指出,8月1至18日中國對美集裝箱訂單按年下降23.1%,跌幅較前兩月擴大。不過,7至8月平均出口增速仍有5.8%,與第二季6.2%略為回落。
8月首18日對美集裝箱訂單跌23%
野村料下半年內地出口增速續放緩,主要受「提前出貨」回調、美國關稅、全球經濟放緩及高基數等因素拖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