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89年出道 詞作逾千首 不必文以載道 理應坦蕩抒懷

【明報專訊】周耀輝自1989年發表為達明一派填詞的首作《愛在瘟疫蔓延時》,至今在華語樂壇上已發表逾千首作品,與林夕、黃偉文被稱為當代「香港三大詞人」。與周耀輝談起創作,他表示作品未必需文以載道,至少將自己最真實想法傾注其中;縱使作品或鮮為人知,至少創作一刻自得其樂,「其他的一切,我覺得是bonus」。他又引用《剎那的烏托邦》歌詞,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祈願香港人能「是某些讓我相信萬物亦快樂」,樂在逆境之中。
不寫最真實想法 作品將無血肉
周耀輝的詞,題材總扣緊社會,寫政治、寫性別、寫情慾。他說,最理想的歌詞,當是能書寫時代大小事,與聽其歌的人接觸,令唱其詞的人感動;但最基本,理應在創作中坦誠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感。他分享道,在大學執教時,不少學生或不夠勇氣將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寫出來,導致作品無血、無肉、無靈魂,「喜歡創作而不嘗試對自己和周圍的人坦誠,我覺得很難,出來的作品不好看」。不過創作終究屬於個人,他說,只要過程中自得其樂便已足夠,其他一切都是額外的獎勵。
盼港人仍能相信 總有些事會帶來快樂
訪問尾聲,記者問周耀輝能否為最近對香港的感悟書寫數句,他明言太難而婉拒;惟他拿出作品由岑寧兒主唱的《剎那的烏托邦》數句手寫詞:「是暗光/是暖黑/是某些讓我相信萬物亦快樂」,說是機緣巧合下為友人要求所寫。他希望香港人即使面對不如意之事,例如經濟發展未必如想像中順利、光芒不若預期燦爛,但仍能相信總有些東西能帶來快樂,在黑暗中尋得一絲溫暖。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周耀輝轉校任教都大 續伴年輕人荒土飛縱 (2025-09-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