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灣區手記:炎炎夏日 /文:尚東美

發佈於

【明報專訊】今夏廣州不是雨就是熱,對大汗的筆者而言「橫豎都是濕」,分別是淡水還是鹹水而已。如此天氣之下,外出工作只好帶多件衣服和帶多個隨身小風扇,為免影響工作,小風扇是掛頸款式,風口向上吹在面頰,雖然不能顯著降溫,但聊勝於無。

因此,同事此前採訪兩位港大學生研製的「降溫神器」,筆者有點趨之若鶩,可惜目前只能裝在安全帽使用,若日後可裝在其他帽子,甚至不用戴帽也能用就最佳,只希望同學努力,畢竟大汗淋漓地採訪,受訪者不嫌酸臭,濕答答的自己也不好受,且若應用範圍更廣泛,受惠的戶外工作者將更多。

夏天如何室外降溫,過去也有不少人想方設法,印象中日本曾有人發明可背在身上的小型冷氣機,不過耗電量和重量是問題。內地一間曾風光一時的企業,曾推出可太陽能充電的背囊,記得當時夏天去其深圳一間專賣店,售貨員還說只要有廠家有技術生產迷你冷氣機,背囊就有能力充電續航,只是迷你冷氣機未問世,該企業已頹然,其名「漢能」。

亦有人說,以後戶外工作可交由機械人做,就不用擔心高溫工作,例如之前武漢雙流長江大橋採用無人攤壓機在橋面鋪壓瀝青,只是筆者好奇,機械也會過熱,萬一機械人「中暑」怎麼辦?况且不是所有戶外工作都能交給機械人,同事早前去一場戶外的新聞發布會,回來時大呼吃不消:「那些嘉賓太厲害了,還穿西裝打領呔!」

文:尚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