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建屋創科教育擬鬆綁 北都多措施 下周施政報告料重推公屋租置

發佈於

【明報專訊】特首李家超下周三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據了解,今次主調將是「拆牆鬆綁」,土地發展、建屋、創科及教育等政策範疇,以至牌照申請等都會「主動鬆綁」,簡化行政程序,以回應中央的囑託;其中北部都會區發展將有鬆綁措施,包括加強統籌、引入快速審批制度,採用內地和海外安全而「平靚正」的建造方法。另據悉,《施政報告》將提及重推「租者置其屋計劃」,公屋租戶可以扣除地價及低廉價錢購買所住單位。

申牌照亦有望簡化 回應中央囑託

北部都會區是本屆政府焦點發展項目,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年初在一個研討會致辭時,三度提及北都及河套區等一帶的發展區,其後6月訪港強調「加快推進北部都會區建設」。特首李家超5月在立法會互動交流答問會上,亦表明對加快發展北都「心急如焚」。政府消息表示,北都因繁複行政程序而步入發展瓶頸,《施政報告》擬引入快速審批等簡化行政程序的措施。

綜合政府消息,近月各政府部門已就「拆牆鬆綁」檢視自身行政程序有否簡化空間,除北都發展的行政程序外,入境處及運輸署的證件及牌照申請程序等民生事項都有望簡化,減省不必要的文件往來以達鬆綁目的。

花心思援企業 鬆綁下建新治理框架

消息稱,《施政報告》亦會花心思支援企業,又說政策背後反映李家超執政理念,稱香港過去常因顧慮程序陷入政策停滯,如今特首團隊以「結果為目標」,從宏觀至微觀的不同業界關注點都主動鬆綁,這種「主動意識」回應中央囑託,有利推動「由治及興」,但強調拆牆不等於棄守監管,鬆綁更需建立新的治理框架。

議員倡前期勿「伸手太深」 聚焦把關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認為,繁複的行政程序有礙發展,北都因行政程序而加重工程成本並減慢發展,同意減省程序,譬如簡化申請短期豁免和批出租約的行政程序,同時政府可將審批圖則和土地測量的角色「放手」予業界專業人士,政府專注後期把關,集中人手抽查監管,前期不應「伸手太深太長」。

他又稱,由於拆牆鬆綁或涉及不同法規,而北都作為本港新中心應具靈活彈性的新標準,建議修訂有關北都的專屬法例,涵蓋旅遊及教育等範疇,同時加速發展北部都會區大學城,以吸引資金流入。

香港建造商會執行總監冼永寧表示,工程量不足影響工人就業,期望拆牆鬆綁使北都工程加快開展,以維持工程量。

狄志遠倡允社福靈活用公帑撥款

社福界立法會議員狄志遠認為,社福政策亦有拆牆鬆綁空間,政府風險評估不應過猶不及,舉例可讓社福機構動用政府撥款於非政府項目,以靈活運用資源,並加快院舍等社福土地建設的審批程序。

明報記者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