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美路德會否認興訟收地牟利 教局:暫不處理新校申請

【明報專訊】創辦香港國際學校(HKIS)的美國路德會日前入稟高院,指控營運學校的Hong Kong International School Association Limited (HKISAL)屢違反營運協議、學費及盈餘過高等。美國路德會董事會主席Christian Preus(裴哲信)接受本報專訪,否認訴訟目的是收回HKIS的淺水灣校址牟利,稱擬原址另開新校,已申請學校註冊,但強調是HKIS不遵從協議的「Plan B」。教育局回覆本報稱已收到相關申請,由於正處法律程序,「現階段不會處理該申請」及評論。
入稟狀要求HKISAL於2028年6月前修正違規事項,包括更換管理層、調低學費等,否則須遷出淺水灣校園,而美國路德會將在原址成立「Hong Kong Pacific School」(HKPS)。裴哲信受訪時強調,若對方重新遵從營運協議,也不想另設新校。就教育局暫緩處理申請,他說原本亦擬在訴訟結束後開設HKPS,認為當局做法明智。
曾派人視察 斥財困說法荒謬
有報道引述消息指美國路德會因財困而收回淺水灣校址再發展,裴哲信形容說法「荒謬」,稱路德會財政良好,從未考慮變賣或重新發展上述校址,且政府批地時指明用於營運非牟利學校,法律上不可轉售或開發其他土地用途。
翻查美國路德會年報,近5年其淨資產均為正數且按年增長。對於被指曾派人為校園估價,裴哲信承認,2022至2024年曾委託人視察,但稱屬於教育、物業、財政等多方面核數工作之一,路德會不能從HKIS獲得管理費或分紅。
稱HKIS財政穩 學費可降
對於被指有巨額財政儲備,HKIS前日回應稱部分儲備用作重建校園、贖回債券,扣除上述開支,只剩半年營運儲備。裴哲信則重申,該校5年間累積逾8億元淨經營盈餘、逾28億元淨資產,在路德會屬校是高水平,遠超非牟利學校所需,而且按債券條款,HKIS不一定需贖回債券。被問到本港的國際學校學費一向偏高、為何直至現時才提告,裴哲信稱HKIS近年才累積大量儲備,而該校現時財政穩定,有能力調低學費。
滬校學費更高 「盈餘遜HKIS」
同由美國路德會創立的「上海協和國際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不同年級的學費較HKIS高約4萬至10萬港元。裴哲信承認,部分路德會屬校名列前茅,故學費昂貴,但稱上海協和未如HKIS向家長出售債券並給予優先入學名額,盈利及盈餘亦遠低於HKIS,並非調低學費的時機。至於何謂合理學費水平,他說將留待熟悉自身財政的HKIS決定,前提是達到向所有人開放的原則,並將部分儲備用於獎學金。
指高層8人投資機構背景「失衡」
談及撤換高層的要求,裴哲信說HKISAL的11名董事,至少8人具投資機構背景,缺乏教育或宗教界人士,嚴重失衡。本報向HKIS查詢下一步行動、會否遵從入稟狀要求等,HKIS回覆稱部分事宜已交律師處理,未能透露太多資訊,強調學生利益是首要考量。
明報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