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O.PARK1排氣超標6年 承辦商3年罰550萬 環署:無影響東涌居民 環團:問題未解勿輕視

發佈於

【明報專訊】位於大嶼山小蠔灣的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一期O.PARK1,今年3月曾發生儲存缸滲漏,需緊急維修,一度停收廚餘。本報翻查該廠環境監測數據發現,自2018年10月起,大部分月份均錄得氣體排放超標,情况持續6年多,氣味濃度超標最多逾10倍(2019年3月)。環保署回覆本報解釋,O.PARK1過去3年環境監測數據中,平均達標率逾95%,餘下未達標5%數據主要與燃燒生物氣發電時排出的氮氧化物(NOx)及二氧化硫(SO2)濃度波動有關,其他氣體超標則與機件系統故障或需保養維修有關。署方又稱過去3年已遵從合約機制,扣減承辦商550萬元款項。

明報記者 馬耀森

環署:過去3年東涌空氣質素合格

環保署表示會持續跟進有關情况,敦促承辦商盡快糾正問題。根據區內空氣污染物水平的恆常監測數據,過去3年東涌區內主要空氣污染物的水平(包括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均符合香港空氣質素指標,O.PARK1排放氮氧化物超標的情况,未有對區內環境或附近居民構成影響。

O.PARK1位於小蠔灣,是香港首個有機資源回收中心,採用厭氧分解技術將廚餘轉化為生物氣以作發電,過程產生的殘餘物可轉化成副產品堆肥。

O.PARK1自2018年7月起接收廚餘,每日最多可收200公噸。根據中心網頁,所有主要廚餘處理設施均被封閉及利用抽風機維持負壓,以防氣味散播,亦設煙氣連續排放監測系統,以監察中央空氣污染控制系統的效能,確保排放氣體符合法定要求。

不過,O.PARK1環境監測數據顯示,該廠自2018年10月以來(每月出版報告至今年6月),大部分月份錄得氣體排放超出其限值。以2019年3月為例,該月曾錄得27日氣味(氨及硫化氫)超標,最高超出限值約9倍;其他錄得超標的氣體如氮氧化物及二氧化硫等,均是空氣污染物。根據渠務署網頁,污水會產生令人厭惡的硫化氫,其特徵是臭蛋味。

6月續見超標 署方稱頻率已減

環保署解釋,就生物氣發電機組氣體排放濃度偶爾上升情况,承辦商會調較發電機組操作,並聘請海外專家檢視運作,以提升環境表現;承辦商已參照專家建議,包括調節系統和加強機件維修保養,現時雖仍有出現氣體排放濃度偏高,但頻率已減少。

本報翻查較近期報告,以今年6月為例,該廠中央空氣污染控制系統有3日錄得氣味濃度超標,最高錄得每立方米1653毫克,較標準220毫克高逾6倍。另有設施錄得22日氮氧化物超標,最高每立方米496毫克,超出上限300毫克約65%。整體超標情况相對啟用初期則有改善。

綠惜地球助理環境事務經理陳永傑認為,O.PARK1位於小蠔灣,與東涌相距約5公里,故排放超標多年亦未影響附近民居,但不代表可輕視問題,政府應更積極調查,盡快解決問題。他又指未來政府要管理更多廢物管理設施,在公布環境監測資料方面應加強透明度,以增加市民對這些設施的信心(見另稿)。

O.PARK1合約訂明設施營運期間的環境監測及表現要求,包括氣體排放、污水排放及氣味管理等。氣體排放數據由自動持續監測系統自動採樣、分析及記錄;氣味管理方面,承辦商會每周不定時做3次氣味評估,每月由獨立顧問做一次評估,環保署亦有駐場職員日常巡查,安排突擊檢查等。

(城市保育)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滲漏儲存缸半年未修好 廚餘處理量尚少25% (2025-09-14)

石鼓洲焚化爐年底開 環團促公開監測數據 (2025-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