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調查:77%市民不知康健中心位置 三成冀慢病共治涵認知障礙

發佈於

【明報專訊】政府力推以預防為重、以社區為中心的基層醫療策略,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聯同新青年論壇昨日公布有關意見調查,結果顯示逾77%市民不知道地區康健中心位置。另外,調查發現最多市民希望「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篩查範圍能包括帕金遜症、認知障礙等神經系統疾病,約佔受訪者三成;至於早期癌症篩查計劃,最多市民希望計劃擴大至肝癌,約佔兩成。

現時全港有8間地區康健中心,政府擬用作基層醫療健康資源樞紐,惟其未深入民心。新青年論壇聯同鄧家彪議員辦事處上月27日至本月9日訪問617名18歲以上市民,發現77.4%受訪者不知道康健中心位置,約六成表示完全沒接觸過康健中心資訊和服務。

鄧家彪建議政府將有關服務與更多關愛隊、康健中心和當區區議員網絡結合,做到資訊服務「入屋」,舉例家訪時轉介有需要長者到康健中心。

鄧家彪籲癌症篩查擴至肺肝

政府近年亦重視基層醫療,推行「慢病共治」,並擬逐步篩查各種常見癌症。鄧家彪引述調查結果稱,市民最期待該計劃擴大至帕金遜症、認知障礙等神經系統疾病,呼籲政府在這方面投放更多資源。他表示,近年對神經系統疾病關注度升高,料與社會對照顧者的討論增加有關。

癌症篩查方面,鄧家彪建議政府下階段擴展至肝癌、肺癌等常見癌症。他指出,調查顯示市民最關注肝癌風險,但其實肺癌才是「頭號殺手」,他引述2022年癌症資料中心數據指出,肺癌發病和死亡數字在本港均排第一,認為市民或誤解「不吸煙就不擔心肺癌」,呼籲政府宣傳教育。

另外調查顯示,45.3%市民無定期體檢習慣,當中近四成歸因體檢費用昂貴,近兩成不知如何選擇合適體檢方案。鄧家彪建議政府建立平台,令體檢服務資訊更透明,提供包括私家醫院、小型醫療機構和非營利機構的體檢服務資訊,讓市民知道不止有昂貴的全套體檢選擇,亦有較便宜的基礎檢查可揀。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