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新興國融資 改用人幣瑞郎

【明報專訊】美國利率及國債孳息率高企,連帶影響新興國家的融資方案。由於美息偏高,新興國家近期傾向改以人民幣或瑞士法郎融資,希望避免額外利息支出。有分析指出,採用美元以外的貨幣融資,可避過高昂美息,目前在新興國家中尤其受歡迎。
《金融時報》認為,由於美息高達4.25厘至4.5厘之間,遠高於其他央行,對許多新興國家來說成本較高。瑞士央行6月將利率降至零息,中國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為1.4厘。聯博全球經濟研究副總裁Armando Armenta表示,美息高企,美債孳息率曲線陡峭,令新興國家更難以美元融資,故這批國家正尋求更具成本效益的選項。
「一帶一路」貸款 帶動人幣
《金融時報》指出,中國「一帶一路」計劃向全球多國政府提供大額貸款,用於基建項目,帶動人民幣兌美元今年創新高。該報指出,由於中國與其他政府進行雙邊貸款談判,難以取得新增人民幣貸款的整體數據,但肯亞和斯里蘭卡正尋求將美元貸款改為人民幣。肯亞財政部8月表示,正在與該國最大的債權人中國進出口銀行談判,將一項50億美元鐵路項目的美元貸款轉換為人民幣償還。斯里蘭卡一項公路計劃於2022年因違約而停滯不前,近期政府透露正尋求人民幣貸款,以完成計劃。
正控制財政赤字的巴拿馬,今年7月亦從銀行獲得了近24億美元的瑞士法郎貸款,避免其信用評級降至「垃圾級」。早前多家國際銀行亦發出購買哥倫比亞折價債券的要約,市場認為是向哥倫比亞政府安排瑞士法郎貸款的過程。
[企業地球村]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英法美債台高築 利息開支成重擔 (2025-0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