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廚房事典:普羅旺斯燉菜與是日煎魚

發佈於

【明報專訊】已經入秋了,接連的颱風過後暑氣仍然炎炎,沒什麼胃口大魚大肉,想起去年在餐廳做的這道夏季午餐料理。當時的構想是希望在兩三道肉類主食外,為客人提供較輕巧且健康的海鮮選擇。如要用到新鮮魚柳做一份煎魚,基於成本昂貴,魚肉的分量不能太大,需以別的材料撐起飽足感。我又特別怕西式煎魚太乾身,決定伴以較濕潤的配菜,思前想後,幾經考慮之下便成為了這道ratatouille(普羅旺斯燉菜)伴couscous(古斯米),再搭配是日煎魚之作。這趟為大家重演一遍,順便分享起魚柳的方法。

蔬菜大雜燴 交織香甜風味

Ratatouille是法國南部的鄉村料理,簡言之,就是一鍋蔬菜大雜燴,主要用櫛瓜(zucchini,港稱翠玉瓜)、茄子、番茄製作,也可放入三色椒或其他根莖類蔬菜,如牛油南瓜或番薯等。它是一道不論口感、顏色、味道都異常豐富的素食料理,以多種蔬菜交織出香甜風味。大家也許曾見過ratatouille最精緻的模樣——圓形的蔬菜切片,紅綠黃紫不同顏色的瓜菜相間,疊成一層層,再圍成一圈圈,密密麻麻地鋪在填滿茄蓉的烤盤上烤熟。初初鑽研烹調時,我亦試過這樣的做法,卻覺得不怎麼好吃。只感到鋪面的蔬菜無法與下層的番茄蓉/醬融合,蔬菜烤後也不夠軟熟,甚至略乾。失望的結果,當然是我能力有限,知識不足所致,往後我不曾以此方法做過這道菜。以燉菜形式處理同樣的材料,倒是非常美味!不同材料經長時間燉煮後,漸漸融為一體,有的仍然保有本身的口感,甜度卻大幅提升。

處理這道燉菜,最費功的是把材料切丁。如有充裕時間,聽着音樂,調杯飲料,邊切邊喝,是非常療癒的過程,鍛煉刀工之餘,可把腦袋中的煩惱清空。每回在公司,我都會磨定刀,幾乎病態地爭着處理它們。準備好所有材料後,一切都變得簡單起來,只要記着一點:有些食材不宜直接一起拌炒,需先行處理,如茄子和番薯。平日在公司裏製作,我會先個別油炸,將它們定形,慎防兩者燉煮後變得太過糜爛。這次示範,為了不讓大家開油鍋,我轉用烤箱處理,亦可帶來相同效果。這道燉菜,另一個重點是要花時間把食材炒香,讓它們略帶焦黃(brown),迫出它們的風味。

隔夜更入味

當初設計這道菜時,也有取其便於量產這一點作考慮──我們約一星期煮一大鍋,作出餐之用,妙的是,它是隔夜後愈加入味的菜。這食譜的分量,同樣包含了「備餐」概念,煮了這一次,幾乎足夠一個二人家庭吃5、6頓,前提是冰箱要有足夠儲存空間。一大鍋ratatouille煮後放涼,可分裝入密實袋或真空袋存放,每個密實袋之間墊一張餐紙,防止它們黏在一起,在冷凍庫疊高攤平,放置一兩小時,讓它們變硬後,便可隨意擺放,日後只需浸水解凍,便可立即使用。Ratatouille非常百搭,配麵包、麵、飯均可,不想煮飯或沒有上街市時,它便是非常難得的蔬菜版「戰略物資」。

如何煎出美觀魚柳?

準備好配菜,便來到魚肉的處理。西式煎魚並非難事,最難的是要起出魚柳,其實不少魚販都不介意幫客人起肉,如對自身刀工沒信心,不敢挑戰「改魚」,可請他們代勞。起魚柳宜挑魚腹較大的魚或扁平的魚,這次我在街市買到紅鱲魚,煎香享用非常不錯,其他品種如鱸魚、馬友亦適合。如能前一夜準備,起出魚柳後,在不包上保鮮紙的狀態,置放於4℃雪櫃中一兩天,更可營造風乾熟成的效果,魚肉會變得更豐腴爽彈。由於不連頭尾,煎魚柳時魚肉受熱後會緊縮捲起,導致上菜時不夠美觀。因此,練習煎魚柳的第一步,是放膽用手掌去把魚肉略略壓平,以手心感受魚肉的回縮,一旦感覺魚肉縮完後,便可放手,置之不理,任由魚皮煎得香脆,才翻面把另一邊略略煎香。學懂了如何「改魚」及煎魚,便可以做出很多不同西式配搭的變化,不用再局限於中菜煮法了。

本來想為大家推介couscous這道極方便的北非小米食材,只需用熱水浸10分鐘至熟,非常好用,可惜一般超市實在難以找到,也不方便拜託近日工作的餐廳訂貨,這次只好轉用家裏現有的另一款意大利米形麵食Seme di Cicoria。比起條狀意大利麵,以它或couscous伴ratatouille都有更佳效果,始終ratatouille並不是濃稠的醬,難以令麵食掛汁,伴着體積細小的主食吃,便每口都能夠吃到蔬菜與茄醬的香甜滋味了。

起魚柳做法

1.斜刀在魚頭與魚骱後劃一道痕

2.魚尾同樣劃上一刀

3.一邊手按着魚身,刀口貼近魚鰭拖一刀淺痕

4.以刀尖沿着刀痕,盡量貼近魚骨開始慢慢「𠝹」入魚肉

5.一邊「𠝹」,另一邊手幫忙把魚肉翻開,方便查看刀口是否貼近魚骨

6.近魚腩位置要稍為注意,調整刀口角度避開腩骨

7.另一邊,根據步驟1至6同樣處理,但刀會變成由魚尾開始往下劏

8.起出兩片魚柳後,可輕力將魚肉按平,感受骨的位置,刀平放,由上至下、右至左慢慢補上一刀,修整魚腩位置的粗骨

.起肉後的魚骨可留起,儲存足夠分量後作熬湯之用。

食譜

【材料】

‧洋葱……1個

‧蒜……數瓣

‧黃櫛瓜、綠櫛瓜……各1條

‧茄子、番薯……各1-2條

‧番茄…… 3個

‧三色椒……各1個

‧白酒……半杯

‧茄汁……5湯匙

‧茄膏……3湯匙

‧去皮茄肉……2盒(或罐,500克1盒)

‧意大利香草、百里香……各適量

‧羅勒葉、月桂葉……各3片

‧黑胡椒……半茶匙

‧海鹽……1.5茶匙

‧糖……1.5-2湯匙

‧紅鱲魚……1條

‧米形意粉……250 克(2人份)

‧橄欖油/海鹽……適量(煮意粉用)

【做法】

1.洋葱、蒜瓣切碎

2.所有蔬菜切同等體積的細丁備用(番薯、茄子烤後會收縮,可比其他蔬菜大一些)

3.焗爐預熱200℃,番薯丁、茄子拌以橄欖油,分別入焗爐烤20分鐘至金黃或軟身,備用

4.熱鍋下橄欖油爆炒洋葱、蒜,至洋葱焦糖化

5.下兩色櫛瓜丁、三色椒丁炒香,炒至微焦後添入半杯白酒煮至酒精揮發

6.加進香草,包括月桂葉、羅勒、意大利香草、百里香

7.大火熬煮至滾起,添入烤好的番薯丁、茄子丁,轉細火燉煮1至1.5小時,至水分收乾,湯汁變稠成醬狀

8.以鹽、胡椒、糖調味,至此,ratatouille已煮好,備用

9.米形意粉按包裝指示的時間,開水下鹽、橄欖油,滾後煮熟

10.平底鍋下橄欖油,中火充分預熱

11.轉中大火,魚柳兩面灑鹽,皮朝下,入鍋後迅速以手掌壓平魚身約10秒,以防魚肉緊縮。注意不要太用力,否則會把蛋白質迫出(如怕油彈可戴上手套保護)

12.轉中火煎數分鐘,見魚肉邊位漸漸由透明轉白,約六至成七成白,可翻面續煎多1至2分鐘,關火備用

13.將數湯匙ratatouille與熟透的米形意粉拌勻,鋪在餐盤上

14.在意粉上鋪一層ratatouille,再放上魚肉,完成

文、圖˙ 饒雙宜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