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中國

京雨災重建村民缺錢 塌屋變「遺址」 援助資金杯水車薪 老人離開不再回來

發佈於

【明報專訊】天氣漸涼,北京7.28暴雨洪災地區民眾如何度冬備受外界關注。本報記者近日探訪重災區密雲太師屯鎮,可見道路和水電陸續恢復,學校如期開學,只是河邊斷橋、爛車,屋內泥漬、水線,還有在眾多倒塌的紅磚房,告知洪水曾經來過。在曾沒頂的葡萄園村,沿河大片村屋損毁,村民慨嘆沒有資金翻修,有年邁戶主已離開,「估計以後也不會回來了」,倒塌的房屋變「遺址」。

明報記者 陳灝

現年70歲的葡萄園村村民馮恩繼,在這次洪水中失去房子。那是由兩座平房組成的村屋,其中一座是一廳兩臥,另一座則是廚房、飯廳、廁所和雜物房,一家人住了40年。

今年大暑過後,北京連續7天落大雨,密雲區山洪暴發。7月28日清晨,流經太師屯鎮的清水河流量飈升至平時的1500倍,洪水湧入鎮區,位於河邊的葡萄園村首當其衝,包括村內的太師屯鎮養老照料中心被淹沒,31名行動不便長者溺亡。

自家沉降成危房 重建需40萬難負擔

洪水退後,馮恩繼回家查看,發現客廳和臥室地面出現10幾厘米的沉降,成為危房,必須推倒重建才能住人。馮恩繼估計,重建耗資至少要40萬元(人民幣,下同),坦言無力負擔,「70歲的人還要想這些」。

北京官媒上月披露,密雲區已爭取到中央、市級資金1.2億元,重點保障災後應急恢復、受災群眾安置救助和應急搶險等工作。密雲區國資委近日向葡萄園村捐贈5萬元專項援助資金。不過,對災民來說,可謂杯水車薪。

自租旅館過夜 白天回家清雜物

據初步統計,密雲全區17個鎮162個村受災,逾3.1萬間房屋受損,全區約11.3萬群眾受災。馮恩繼表示,當局災後曾將居民集中安置一段時間,又提供飲用水、乾糧等物資,但不包括現金援助,他現在租旅館過夜也是自掏腰包。

由於舊宅不能居住,馮恩繼和妻子目前白天回家清理雜物、盤點損失,又清出一個房間午休,還能在家中用煤氣罐生火煮飯,到晚上才回到鎮上租住的旅館睡覺。最近村裏恢復部分水電供應,馮恩繼便將洗衣機修好,在家中清洗晾曬衣物和被褥。馮恩繼表示,兩個女兒只是偶爾到村裏探親,已經和孫兒各回各家。

並不是所有受災村民都像馮恩繼一般堅守家園。馮恩繼的鄰居年逾八旬,洪水後被住在密雲城區的子女接走,再也沒有回來過,其屋內仍是洪水退後的一片狼藉。「估計以後也不會回來了。」馮說。

區委書記視察促保證供暖過冬

「一年基本恢復」爭早日開工

白露登場,寒氣增長,災民關心重點是災後重建計劃及進展。目前在太師屯鎮葡萄村一帶,有許多工程車輛停靠,亦有工人在燒焊。在一間名為「丘比特葡萄釀酒公司」的廠房外,掛有「青年突擊隊」橫額,現場消息指,災後工作項目指揮部在此辦公。記者採訪時,酒廠員工警告不要在此拍攝。

村民說,密雲區委書記余衛國上月中旬曾來受災嚴重的永安小區視察,當時強調,要保證小區居民過冬供暖,「一年基本恢復、三年全面提升、長遠高質量發展」。余衛國到來之前,《北京日報》也曾宣傳,專業團隊已赴災區開展摸底調研和項目謀劃,重點謀劃儲備保障農村生命線暢通的「應急保通(公路)」項目、「一年基本恢復」項目,力爭災後恢復重建項目早立項、早開工。

北京水災重建早有經驗。2023年夏季北京房山區、門頭溝區洪災處理方案同樣為「一年基本恢復」。2024年,門頭溝原址修繕重建房屋全部完成,異地重建安置全面啟動。

為趕在冬天來臨前完成基本修繕,密雲區受災各村鎮近日陸續展開重建工作。區委宣傳部9月11日對本報表示,太師屯鎮災後相關工作正在推進中,當地學校已正常開學。與太師屯鎮相隔26公里的不老屯鎮,官方13日通報房屋修繕重建日前啟動。據了解,北京城建六建設集團等市屬國企,將是重建工作的主力軍。

(中國故事)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憶述全家驚險逃上屋頂 睹鄰居被冲走無能為力 (2025-09-15)

爛尾景區曾挖堤引水 村民:回填土壩鬆散成決口 (2025-09-15)

幼小開學路復通行 葡萄園村洪水留痕 (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