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港聞

警方將向全港中小學派新一冊《青少年罪行誌》 主題涵依托咪酯 (12:08)

發佈於

今年上半年,共1326名10歲至20歲青少年因干犯刑事罪行而被捕,較去年同期下跌14%,亦低於過去10年平均數 1541人。警方本月中旬將於全港中小學派發新一冊《青少年罪行誌・師長攻略》,警務處長周一鳴今(15日)表示,期望《攻略》能協助青少年建立防罪的正確價值觀,同時能避免青少年成為受害人。

最新一冊《攻略》將涵蓋依托咪酯、兒童網上性誘識、詐騙及洗黑錢、盜竊,及童黨及校園欺凌5個主題,並在各種罪行加入「拆解迷思」、「社工的話」和「青年的反思」章節。警方自2022年,每年因應青少年罪案趨勢推出《攻略》,而警方數據顯示,前三冊涵蓋的大部分罪行種類,相關青少年被捕人數錄得明顯下跌,但嚴重毒品罪行及非禮等則錄升幅;其中今年首6月有213名青少年因盜竊罪被捕,較去年同期跌約25%。

周一鳴認為,數據反映青少年防罪工作漸見成效,但仍需持續及深耕細作。根據政府資料,今年上半年被呈報吸食依托咪酯人數有327人,較去年同期升2.8倍,超過去年全年總數;其中逾六成為21歲以下年輕人。另外今年上半年錄460宗相關案件,561人被捕,分別較去年同期升13倍和9倍。周說,相信日後依托咪酯的量刑指引推出,更多人理解「吸毒就是吸毒」,並非坊間認為「有型、僅吸食電子煙」的想法。青協副總幹事陳文浩則指,攻略附有實用電話,讓師長明白防罪工作並非「單打獨鬥」,有需要時可向相關輔導團體求助。

早前有港大學生未獲當事人同意下,將多名女性人像照片,透過網上人工智能軟件生成色情照。因應人工智能越趨盛行,被問到如何教育青少年防止誤墮法網,周一鳴指,警方網罪科設有專家小組,成員來自網安及科技界別,有別於昔日有罪案發生才解決的較被動角色,現時更主動預測新型犯罪方向,及蒐集師長與辦學團體意見,冀「拉近與犯罪時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