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行山App虛擬圍欄防迷路 偵測遇險自動通知聯絡人

【明報專訊】香港的山徑多年前已被《時代週刊(亞洲版)》及美國CNN評選為最佳遠足徑之一,去年經破千萬票房紀錄片《香港四徑大步走》說好香港山徑後,愈來愈多海外、內地遊客專程來港快閃行山。行山雖有益身心,但偶爾亦有不幸事件發生,意外背後涉及很多因素,例如獨自行山、脫隊迷路等。即將進入本地的行山季節,一款標榜有助提升行山安全的手機應用程式上市,透過創新科技及實用功能,自動為有需要人士發出求救信息及位置資訊,爭取黃金救援時間。
生於德國的Rainer Duespohl居港17年,來港工作後才迷上行山,更多次參加100公里超級越野跑賽事。Rainer曾獨自在山野訓練時不慎摔倒弄傷膝蓋,引發他開發有助提升行山安全度的手機應用程式WayMe。他說:「雖然當時我還能撥打電話,但萬一情况差得無法聯繫任何人呢?這讓我下定決心開發一款能提升遇難者獲救機會的應用程式。」先後出任adidas、The North Face母公司VF Corporation、利豐集團等大企業的資訊科技部門管理層的Rainer,經多年籌備,其開發的WayMe應用程式今年6月正式上架,程式具備三大安全功能,分別是高精準度的「地理圍欄」(Geofencing)、在特定條件下自動通知預設的「緊急聯絡人」,以及實時位置追蹤功能。
「圍欄」結合GPS及地圖路徑數據
熱愛行山的Rainer察覺到香港地理環境非常特別,大部分山徑距離市區僅半小時車程,吸引不少人行山;但他亦留意到經常有行山意外發生,WayMe「地理圍欄」功能獨到之處是結合了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及地圖路徑數據,提供更精準的位置偵測及警報技術。簡單來說,一般行山程式在鎖定用家位置時,實際上會是一個包含定位誤差在內的圓形範圍,反映在實際行山環境下,如用家偏離山徑進入其他分岔口,或失足掉到左或右邊的山崖,只要位置沒有超出圓形範圍,系統不會發現用家行錯路或發生意外;而WayMe在定位時會同步使用路徑數據,系統便可沿山徑形狀建立一條約5米闊的虛擬線性圍欄,可以更準確偵測用家實際狀况。測試時,記者刻意走出山徑範圍,系統確實很快透過手機發出黃色警報,準確度非常高。
偏離路線無回應 發送坐標給聯絡人
另一個安全功能是緊急聯絡人通知。用家只需預先在程式的安全設定頁面輸入緊急聯絡人的通訊資料,並在行山時使用預先規劃路線,若系統偵測到用家嚴重偏離路線,未能在預估時間內通過「虛擬安全點」等特定條件,便會發出紅色警報,用家必須在限時內於手機回應,否則系統會透過短訊及電郵,將包含位置坐標的信息發送給緊急聯絡人,讓對方聯絡用家確認狀况。必要時,緊急聯絡人可憑最後的坐標報警求助。
Rainer強調,時間對搜救至關重要。他以政府的熱能探測無人搜救機為例,目標是希望能加快發現遇難者位置,但如果遇難者失去意識未能求救,在持續失溫下,體溫會逐漸接近環境溫度,大幅增加無人機搜救難度。為此,程式新增虛擬安全點功能,系統會根據用家規劃的路線及預計完成時間,自動在路線上設置多個安全檢查點。若用家未按時通過安全點,程式首先會主動詢問狀况;若未獲回應,會自動通知緊急聯絡人。不過只要用家對警報作出回應或返回預設路線,系統也會即時通知聯絡人,以釋除對方擔憂。
結伴行山 實時顯示隊友位置
此外,還設有「Live WayMe」及「Hike together」兩項獨特功能,前者可讓用家將自己規劃的路線及實時定位分享給親友,對方點擊連結後,就可打開專用網頁查詢用家進度,例如早前香港越野跑手黃浩聰前往冰島挑戰500公里長度的「跑無盡」長跑計劃,他使用了WayMe讓支持者網上實時追蹤他的進度;而Hike together則專為結伴行山的同伴而設,只要所有隊友都下載了WayMe,並接受「領隊」發出的路線邀請,隊友便可通過程式內的地圖清楚掌握每個人的位置,甚至可變換成3D地圖,查閱其他隊友是否已登山還是仍留在山腳,不用盲目推測,可更專注享受行山的樂趣。
除了以上功能,幾乎每星期都行山的記者還發現不少有用功能,如系統會在安裝程式時自動下載使用地區的離線地圖,若用家事前忘記下載,即使進入無網絡覆蓋範圍而不能使用地圖時,也有後備地圖;又如程式內預載部分即將舉行的越野跑賽事路線資訊,讓參加者直接使用路線操練。不過,若能提供如香港警務處開發的HKSOS應用程式般,在緊急情况下可以直接聯繫報案中心的功能就更好。Rainer亦承認最理想可加入這項功能,但現時仍與相關部門協商,希望不久將來能夠實現。●
● 專家評語
地理圍欄精準 Hike together及3D地圖實用
雖然行山時不應完全倚賴手機應用程式帶路,但香港山藝協會總教練梁梓浩(Sunny)認為這類程式確有其方便之處,例如在規劃路線,大部分應用程式都會即時顯示規劃路線的距離、攀升幅度及預計完成時間,比起以往靠人手計算簡單得多。Sunny平日也有使用這些行山應用程式,而經他實測WayMe後,他讚賞地圖設計精美,透過陰影可簡單看出山勢,即使不熟悉等高線的普通行山人士也能輕鬆判斷路線接下來是上坡還是下坡。而程式的地理圍欄技術亦十分先進,能精準鎖定行山路線,一旦偏離便會發出警報,大大提升旅途上的安全度。此外,其Hike together及3D地圖功能,方便團體人士實時查看隊友身處的海拔位置,實用度非常高。
「虛擬安全點」或增壓力
不過他亦指出程式的不足之處,如設定行山路線後,WayMe會自動設定「虛擬安全點」及估計用家通過安全點的時間,雖然這對習慣持續前進的用家很有幫助,但如果山友習慣走走停停模式,便可能因趕不上系統評估的進度,而導致頻繁觸動安全提醒功能,令山友變得有壓力,影響心情。另外,由於遇意外時未能直接透過程式向警方求救,因此他提醒大家最好同時開啟HKSOS,便可在享受高精準定位及地圖資訊之餘,提升行山的安全。●
● 其他行山App
分享路線 可修改利規劃
「香港遠足路線」是最受本地行山人士歡迎的其中一款行山應用程式,相較WayMe,Sunny認為「香港遠足路線」在路線規劃及分享方面更具優勢,特別是可取用其他用家分享的路線並修改,規劃行程更快捷方便。此外,這應用程式收錄的地圖最豐富,山徑資料亦最齊全。不過,程式不包括自動向警方或親友求助功能,這方面比較遜色。●
一鍵報警傳定位
由香港警務處開發的HKSOS,其強項是可一鍵直接向999報案中心發出包含地理位置的求救信號,而且即使身處沒有網絡覆蓋的地區,用家也能透過發出Signal Radar特殊信號,讓手持偵測裝置的搜救隊伍更易找到求救者的位置。HKSOS的緊急報警方法,可透過兩種方式觸發:一是手動按掣報警,二是當用家超過預計時間仍未到達終點且未關閉應用程式時,系統亦會自動報警。不過,Sunny指出:「用家如在中途發生意外,但只要總行山時間未超越預設的行程時間,系統就不會自動報警。」●
註:以上3款行山應用程式均可在App Store及Google Play免費下載
文:周群雄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安全郊遊:依能力規劃路線 帶齊裝備上陣 (2025-0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