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幸福拼圖:「停機坪時刻」 親子深度連結

發佈於

【明報專訊】香港生活節奏快,家長常被工作、孩子學業及瑣事追趕,與孩子相處亦被壓縮成零碎的片段。作為家庭社工,我目睹許多父母渴望與孩子建立更深的連結,卻不知從何入手。9月份孩子回歸校園,生活變回規律,正是家庭調整親子關係的好時機。家長可與孩子共創「停機坪時刻」,一個專屬於彼此的短暫時間停頓,讓心與心重新連繫。

何謂「停機坪時刻」?這是借用飛機降落後回到停機坪的概念,形容一個固定的時間與空間,家長與孩子暫時放下手上工作,專注親子間的相處。這個時刻並不需太長時間,10至15分鐘已足夠,但需刻意安排與堅持下去。它可以是晚飯後的閒聊、睡前的小故事,或周末的短暫散步。關鍵在於「專注」與「規律」,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存在及參與。

4招打造「停機坪時刻」

1. 與孩子共同設計

邀請孩子參與,詢問他們想如何度過這珍貴時刻。例如,6歲的小晴喜歡和爸爸一起畫畫,10歲的小安則希望和媽媽玩桌遊,讓孩子選擇做什麼親子活動,他們會更投入。家長可提議幾個簡單活動,如分享一天的趣事、玩一個快速遊戲,或一起聽孩子喜歡的音樂。記住,這不是「教導時間」,而是輕鬆的共處時刻。

2. 訂立規律時段

每天或每周選擇一個固定時間,例如每晚8時或周日早餐後。建立規律能讓孩子有安全感,知道這段時間是屬於「我們的」。若家長日程繁忙,可從每周一次開始,逐步增加頻率。我曾輔導一對父母,最初只在周日晚上與孩子玩15分鐘的卡牌遊戲;半年後,孩子主動要求每天睡前聊天10分鐘,親子關係顯著改善。

3. 創造無干擾環境

關掉電視、收起手機,確保這段時間不受打擾,此行動象徵專注於彼此。這對孩子尤其重要,他們需要父母全心全意的陪伴。

4. 傾聽與分享並重

鼓勵孩子分享他們的想法,無論是學校的趣事還是小小的煩惱。父母也可以分享自己的小故事,例如年輕時的趣聞或工作中的小挑戰。這種雙向交流能讓孩子感到被尊重,同時拉近彼此距離。記得避免批評或過度指導,讓對話自然流動。

9月是新開始,家長不妨趁此機會與孩子訂下「停機坪時刻」的約定。這個小習慣或許看似簡單,卻能成為親子關係的穩定之錨。當孩子長大,回想起與父母的點滴,這些片刻將成為他們心中最溫暖的回憶!

文:黎少珊(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

作者簡介:香港家庭福利會一直致力凝聚家庭,促進家庭的健康與福祉。我們本着以家為本的服務理念,致力協助市民大眾改善生活,營造以家庭福祉為基礎的關愛社會。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71期]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親子筆陣.蒲公英教室:用「愛」幫助孩子輕鬆適應新學期 (2025-09-16)

家長考牌學堂:問對的問題 (2025-09-16)

6A爸媽:爸爸也會累 (2025-09-16)

童繪遊樂場:互動下的良性競爭 (2025-09-16)

善養救未來:你害怕AI嗎 (2025-09-16)

日式育兒記:日本小學生如何過暑假 (2025-09-16)

教大GPS.接納與共融:在幼稚園推動多元文化學與教 (2025-09-16)

升學攻略:幼稚園及小學篇.心儀天主教學校 (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