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美客機毒煙霧致病趨增惹關注 WSJ:監管機構製造商淡化問題

【明報專訊】美國《華爾街日報》(WSJ)報道,商用飛機客艙出現有毒煙霧事件愈趨頻繁,導致機組人員和乘客生病。然而,報道指監管機構和製造商幾乎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來解決問題,甚至淡化問題。
現時幾乎所有噴射客機都採用這種利用引擎將機外空氣帶進機艙的設計,讓機內空氣得以流通,但當飛機經過長時間運作,引擎內的潤滑油(機油)可能經過系統揮發至輸入機艙的空氣中。報道指出,這些氣體通常被描述為臭腳到指甲油等不同氣味,被指會令機組人員和乘客出現神經損傷,乘客和機組人員可能因此出現呼吸困難、頭暈或視力問題,航班甚至需要改道。
空服員切森(Florence Chesson)受訪時表示,在一趟飛往波多黎各的航班上,她和同事都感到空氣有臭味,她嘴裏感到金屬味道,感覺像被下了藥,同事甚至表示難以呼吸並嘔吐。該航班最後有兩名空服員送院。之後幾個月切森病徵惡化,醫生診斷她出現腦部損傷,並因機上毒霧導致周邊神經系統永久受損。
醫生稱曾治療逾百空服員 有機師患癌亡
其主診醫生卡尼厄奇(Robert Kaniecki)表示,切森腦部受影響的情况,與美式足球員腦部受衝擊的情况極為相似。卡尼厄奇表示,過去20年他共治療過10多名機師和逾百名空服員因接觸機上毒霧導致的腦部損傷,另外還有一名2023年受傷害的飛行常客。報道更指有女機師因毒霧誘發乳癌喪生。
報道指出,自2010年以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和太空總署記錄了數以千計相關報告,而且近年報告數量急劇上升,尤其是空中巴士A320系列飛機。WSJ利用人工智能(AI)檢視了超過100萬份報告、數以千頁計文件和研究文章,並做了超過100次訪問,顯示問題近年惡化。FAA引用2015年數據稱,每100萬次飛行中只有少於33次,換算為美國去年有約330宗個案,強調「並不常見」。但WSJ指出,2014年相關數字為每100萬班有約12班,到2024年時急增至近108班。由於機組人員未必通報所有個案,所以實際個案數字相信更高。
報道指出,儘管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問題存在,但全面的監測系統或過濾器尚未被廣泛採用。美國國會多次嘗試強制實施更嚴格的保障措施,但大多以失敗告終。報道引述批評者指出,航空業說客淡化了維護標準,並阻止了更嚴格的監管。
空巴和波音承認機油和液壓油可能會泄漏到機艙空氣供應系統內,但個案不多,亦指污染水平通常很低,不會造成持久傷害。
(華爾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