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港聞

施政報告2025︳增設6個社區客廳 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加4000張 資助安老宿位多700個 (15:21)

發佈於

特首李家超今日(17日)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稱將會繼續精準扶貧,包括增設6個社區客廳、取消「在校課後託管服務計劃」名額上限;照顧長者方面,政府將「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的總數增加4000張至1.6萬張,並會增加約700個新建資助安老宿位及增加1000張「長者院舍照顧服務劵」。

消息人士指,6間社區客廳預計明年內增設,主要設於油尖旺及葵青區。部分已啟用社區客廳期限將屆滿,消息人士指當局傾向繼續營運,贊助伙伴也支持項目,相信如無特別原因,他們會繼續持續,「當然都係要互相配合。」

李家超又表示,會通過香港賽馬會的1,000萬元撥款,豐富共創明「Teen」校友會活動,為青少年提供融合香港潮流文化及中華傳統藝術的培訓和體驗,另亦會向兒童發展基金注資1.8億元,繼續推行項目促進弱勢社群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長遠發展。政府亦會推出「共建關愛社會資助計劃」,推動支援公益事業的家族辦公室提供資源,推行惠澤弱勢社群的項目。

消息人士指,在這項試驗計劃下,扶貧委員會將訂出主題,由社福機構提交符合主題的新服務計劃書,再與願意支援公益事業的家族辦公室作配對,望以社會資源推動社福項目。消息人士也透露,社福機構資源要削減,當局著力助機構開源,上述計劃正是其中一項開源措施。

將新增3個長者鄰舍中心 試行出租政府新建福利項目設施 目前已有兩試點

長者方面,李家超說將繼續貫徹「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方針,措施包括新增3個長者鄰舍中心,料每年可服務約3000名長者。政府亦會以試行方式,將政府新建的福利項目設施出租,讓服務營辦機構有更大彈性提供不同資助模式的長者日間護理及支援服務。消息人士指,目前已有兩試點,分別位於將軍澳日出康城、及啟德天璽•天,明年將招聘,以「公建民營」的模式,由營辦機構自負盈虧,提供切合長者的服務。

問到以「公建民營」方式取代以往「公建公營」為長者提供「全資助」服務,是否與政府財政狀况有關,消息人士指政府不可能「一世揹起長者照顧開支」,否則未來或要加稅,故需要設法激活私營市場力量。他又指,新做法也考慮到部分較富裕長者希望有更多創新服務,「公建民營」可為機構提供彈性。

政府亦會優化大灣區養老安排,年底前推出試驗計劃,資助選擇赴粵養老的綜援受助長者入住指定在粵安老院,每名合資格長者每月可獲5000元資助,名額共1000個;年底前亦會推出為期兩年的試行安排,分擔參加「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的香港長者,在國家基本醫療保障政策下須自付的部分醫療開支。

整合房委會及社署數據 識別較缺乏社區支援高風險護老者

至於支援照顧者的措施,李家超說,政府會預留每年5億元的經常開支,推出一系列加強支援措施。他提到,政府已建立首階段的支援照顧者數據平台,初步連結社署、醫管局和房委會的數據,將逐步連結更多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的數據;亦會整合房委會和社署的數據,識別較缺乏社區支援的高風險護老者、殘疾人士照顧者和獨老或雙老住戶。

消息人士指,目前醫管局每日回報20至30個個案;關愛隊早前在沙田及觀塘也已探訪共3000戶高風險護老者、殘疾人士照顧者、獨老或雙老住戶。

政府亦會為300戶高風險住戶安裝智能意外偵測系統,並邀請關愛隊主動關懷及探訪相關的高風險家庭。消息人士指,當局會先找出不同的技術方案,再與受惠人士商討其需要,待使用一段時間後總結經驗。他也說,為300個住戶安裝屬一種試行,會找研究機構進行研究,未來會與機構討論找哪些高風險住戶,暫時希望參與住戶具多樣性,不要只集中某一地區、環境、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