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施政報告2025|北都專屬法例料明年初諮詢公眾兩個月 明年內完成立法 (19:19)

特首李家超今日(17日)在《施政報告》提到他對推動北都發展「一直為此心急如焚」,表示會訂立加快發展北都專屬法例,以授權政府制訂簡化的法定程序,包括成立法定園區公司、為園區公司設立「專項撥款渠道」以注入資金等。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將在明年初舉行為期兩個月的公眾諮詢、明年中將草案提交立法會首讀,明年內完成立法。
就設立「專項撥款渠道」,政府消息人士解釋是為了顧及市場敏感度,讓園區公司能更快速回應市場變化,毋須經立法會申請撥款注資。消息人士說,會確保有足夠透明度及有相當制衡,確保公帑使用合適,包括探討日後每年向立法會匯報各園區公司未來所需的注資金額情况。
就政府擬訂立的加快發展北都專屬法例,亦會涵蓋加快批出建築圖則;放寬各分區大綱圖的准許用途及微調發展參數;加快繳付徵收土地的賠償等。政府消息人士以建築圖則為例,屋宇署在首次收到認可人士批出的圖則,會在60天內決定是否批准,未來會探討縮短所需日數。
至於放寬各分區大綱圖的准許用途及微調發展參數,消息人士稱,會維持現有的城規程序,但會探討將研究流程簡化,並在申請更改准許用途時,不涉爭議者可加快流程。微調發展參數方面,消息人士以申請放寬住宅地積比為例,北都各處仍在發展,有一定空間容許放寬,因此可加快處理。
在加快繳付徵收土地的賠償方面,消息人士表示,現時做法會先做業權審查,政府研判認為有條件將12個月的申索期縮短,並簡化業權審查流程。
另外,相關專屬法例亦會包括管理指定地區跨境流動的便捷方法,包括人流、物流、資金流及數據和生物樣本流,消息人士舉例,法例可用規管河套區的相關安排,例如可出入河套區的樣本及數據類別、輸送方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