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港聞

施政報告2025︱恆常化「三層應急機制」並擴至高小 救助兒童會、社聯表態支持 (19:06)

發佈於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到將恆常化「三層應急機制」,將涵蓋範圍擴展至高小生,香港救助兒童會及社聯今(17日)表態支持,並分別提議可與非政府組織合作和借鑑社福機構,利用社交平台推廣精神健康信息及提供支援。

香港救助兒童會:政府可與非政府組織合作加強「三層應急機制」效果

香港救助兒童會總幹事曾迦慧表示,精神健康及虐兒是本地兒童面臨的兩大挑戰,建議政府除了把精神健康支援融入教育外,建議政府在學校課程中融入「社交情緒學習」及「兒童為本的精神健康急救」;又倡議政府可與非政府組織合作,以加強「三層應急機制」的效果。

《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將於明年1月20日生效,香港救助兒童會建議政府預留足夠資源,確保執行《條例》時的每一個流程均有一個跨專業工作的顧問小組,以整合社福、教育、醫療及執法等,建立一個支援網絡,協調強制舉報程序,提升識別和介入虐兒個案的效率與準確度

香港救助兒童會表示,現時本港兒童住宿照顧服務宿位長期不足,故望政府能儘早擴大宿位供應,以確保服務能涵蓋不同年齡層的需要,以應對條例生效後急增的緊急安置個案;又建議政府擴大並提供針對性的培訓,協助教師、社工和醫護人員等專業人員,理解「嚴重傷害」的判斷因素;亦倡議鼓勵大專院校將「強制舉報程序」納入專業資格課程,並定期檢討。

救助兒童會又呼籲規定所有提供兒童服務的機構制定守護兒童的政策;期望政府聆聽業界聲音;把零散的政策整合成一個以兒童為本的完整框架,善用現有資源推動兒童政策。

社聯倡政府借鑑社福機構 利用社交平台推廣精神健康訊息

社聯表示歡迎政府恆常化「三層應急機制」,並擴展至高小生,又建議加強跨專業協作,以推動「無標籤化」支援模式,讓學生及家長能安心尋求協助;亦倡議政府在線上支援方面借鑑社福機構經驗,利用社交平台推廣精神健康訊息及提供支援。

社聯行政總裁陳文宜表示,政府設立「社會高齡化對策工作組」屬具前瞻性和整全性的舉措,有助推動政府各司局及社會持分者,從長者身心健康、社會參與、經濟保障、居住條件及照顧安排等面向建構高齡社會。社聯又期望工作組成立後,政府將探討樂齡科技發展及應用、長者社會參與、銀髮經濟、基層醫療與社區支援系統、粵港澳大灣區養老和相關福利、醫療及復康等安排。

社聯亦建議應把社工加入基層醫療名冊,以助協調及保證護理流程的質素,令社工與其他專職醫療人員可透過「醫健通」共同跟進個案,加強醫社合作。社聯又稱政府全額資助截肢人士配置新科技義肢的兩年計劃,真正實踐「惠民科研」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