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施政報告2025|推「按實補價」加快北都發展 消息指只適用於非住宅用地 (18:42)

《施政報告》設立獨立章節討論「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提出將循多項簡化行政措施拆牆鬆綁,包括推出「按實補價」,容許業主以實際興建樓面及實際用途釐定應繳補價,以及考慮容許發展商按實際開發規模分階段補繳地價。政府消息人士表示,相關安排只是適用於「非住宅用地」,是為期3年的先導計劃,適用全港範疇,發展商毋須按最高可建樓面補地價,只需先付地價的六成,待「市場環境好才補回餘下地價」,會在今年稍後諮詢相關持分者意見,明年首季公布安排。
關於「按實補價」餘下地價的支付限期,政府消息人士表示,發展商須於首期發展完成後的10年內,決定是否繼續發展餘下的四成樓面,如不欲發展,政府會將相關的基建用地儲備轉撥予其他發展商發展;餘下四成地價會按屆時的價格釐定。在「按實補價」安排下,消息人士說會有轉讓限制,參與計劃的發展商不得將土地賣散,以免餘下的四成土地將來難以發展、未能「地盡其用」。消息人士又解釋,把須付地價定在六成水平,因為不想發展規模太小,同時要在確保發展商有足夠資金流動之間取平衡。
被問到容許發展商先付部分地價會否影響政府收入,政府消息人士指,業權人在處理發展時「未必想一步到位」,如一開始要補十足地價或會令其「情願不做」、使土地閒置,將不能產生經濟效益。消息人士解釋,「按實補價」安排是考慮到現時經濟環境不景,同時亦考慮到一些產業發展的資金周轉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