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施政報告2025|全額資助截肢人士免費裝新科研技術義肢 消息:估計數十人受惠 (17:22)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運用創科基金引入新科研技術義肢,推出兩年計劃,全額資助在本港截肢的人士免費配置使用新科技義肢。政府消息人士表示,會透過ITF下設的公營機構試用計劃(PSTS)提供資助,料涉資助款項共約數百萬元;若以每隻義肢逾10萬元計,估計可有數十人受惠,涉義肢的資助總款額不會多於1000萬元水平。
特首李家超指,在浙江訪問杭州六小龍時,注意到新科技對截肢人士的活動有突破性幫助,指新科研技術義肢內配傳感器,無須植入任何體內配備或線路,能識別套在義肢內肌肉的神經信號,指揮義肢動作。佩戴者經訓練後可做日常動作,包括自如書寫、演奏樂器等。
被問到義肢安裝為何非由其他社福資助計劃承擔,消息人士稱,新科技義肢未必可直接安裝使用,或需按本地人生活習慣調節,有一定的研發元素,因此適合在ITF下撥款資助使用。消息人士表示,要符合PSTS資助條件,申請機構須是進行研發項目的研發中心或擁有項目成果知識產權的公司,其中杭州六小龍之一的「強腦科技」會與理工大學合作研發,將義肢「客製化」(customize),而其他合資格的義肢科企都可以申請資助。
新型工業加速計劃下調申請門檻 消息人士稱不多企業原先能達標
另外,在去年9月起推出的「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由政府與企業1比2的配對形式資助企業設立新智能生產設施,今日公布的《施政報告》提出下調申請門檻,將項目總成本的最低要求由3億元調低至1.5億元。政府消息人士解釋,加速計劃已有3個項目獲批,原先申請門檻高,在香港並不多企業能夠達標,因此下降門檻;為了與「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有所區別,消息人士不認為門檻再有下調空間。
現時「新型工業加速計劃」下有36名研究人員可獲配對資助聘用,《施政報告》今日亦提出為聘用相關技術人員提供配對資助。消息人士指,會在上述的配額當中撥出10個名額,用於配對資助企業聘用技術人員,負責組裝設備及運作智能生產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