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Friday Planner:雨天消遣

發佈於

【明報專訊】落雨時,可躲進美術館,看藝術之光閃耀;亦可躲進戲院,在黑暗中沉浸。台灣導演楊德昌曾說:「電影發明以後,人類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長了至少3倍。」回顧從前,再望當下,電影與藝術總是緊密交織,在光影流轉之間,留下無數想像與記憶。在中環凱倫偉伯畫廊,3個本地藝術家首次合作,從接觸到的復古電影設備收藏中汲取靈感,創作全新作品,組成題為「重塑電影:賽璐珞夢幻之旅」的展覽。展場可見,本地攝影師王禾璧運用人工智能,詩意詮釋阿倫雷奈的《去年在馬倫巴》的創作。藝術家劉家俊則透過研究1940年代劇院目錄,喚起猶如「幻肢」感受的懷舊感。另邊廂,作曲家何家祺將電視收音機變成一個互動媒體作品,追蹤身體動作,生成動態音頻及視覺樣本。

行經西營盤,被一句「謝謝你經過,和留下的目光」吸引。POINTSMAN舉行的「目光年輪」展覽,櫥窗內綠色花瓶上的紅色玫瑰,似在邀請行人如它一般「探頭入窗」。3個來自不同年代的創作人——盧韻淇、馮美華、柯穎欣,用她們經年累月的目光,經過觀眾的眼睛,折射更多「看」與「見」的可能。展覽以年輪為隱喻,對比目光的剎那,觀眾不僅是旁觀者,更是參與者,帶着自身經驗游走於空間之中,將不同世代的視點疊加,折射出無窮的觀看層次。下周末(27日)的延伸活動更邀請大家透過聲音、流動影像與回憶,想像另一種「看見」。

若想感受史詩色彩的文化碰撞,不妨在這周末走進戲曲中心《平潭映象》的奇幻世界。這部由藝術家楊麗萍執導的舞台巨作,以舞蹈為筆,融合南島語族、海絲與台海文化,講述一個跨越千年、具東方色彩的古典神話。兩岸藝術家攜手,以舞姿與意象交織出一幅壯闊的海洋文化畫卷。

藝術的邊界不止如此,10月登場的「西班牙電影節」,將國際視野帶入本地戲院。百老匯電影中心等戲院將限定上映6部風格多樣的獲獎西班牙電影,從柏林影展得獎作品《看我今天怎當媽》,到其他影片中探討正義、自我與家庭關係的多元故事,邀你沉浸於影像與情感流動。戲飛現已預售,把握機會入場睇好戲!

#重塑電影 #賽璐珞夢幻之旅 #凱倫偉伯畫廊

#目光年輪 #POINTSMAN #西營盤

#平潭映象 #楊麗萍 #舞蹈 #舞台劇

#西班牙電影節 #百老匯電影中心

[開眼 藝述速遞]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新導演周鑫榮自資執導 太保伙蘇子茵出演 《給愛麗絲》父女互相救贖 (2025-09-19)

阮家儀「幻影」中尋舊時溫度 反思城市設計 (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