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施政報告2025︱陳茂波:北都稅務優惠不宜「一刀切」 「園區公司」數目視乎產業佈局 (12:45)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將成立由特首領導的「北都發展委員會」,下設三個小組,其中「發展及營運模式設計工作組」由財政司長領導。財政司陳茂波昨(18日)稱,不會為園區公司「定死」稅務優惠,他今日(19日)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再解釋指現時國際思潮反對不同地方以稅務「搶投資」,視其為不公,因此不宜提供「一刀切」稅務優惠,又表示收稅後可以不同方式回饋公司。
陳茂波表示北部都會區「園區公司」數目視乎園區規模及產業佈局,又以內地及外國經驗為例,指發展園區不能只有商業大樓,亦包括生活區如宿舍等,因此須靈活處理。陳茂波又指除「專項撥款渠道」外,亦希望園區公司運用市場資源,以舉債或向銀行借貸形式籌集資金。
有聲音指西九管理局亦為政府半注資的形式經營,但最後卻須以租務為主要收入,擔心北部都會區亦會偏離發展初衷,陳茂波以科學園為例回應,稱政府已吸取科學園的經驗,會委任行業專家及金融行業人士等任園區公司董事,以兼顧更多範疇。陳茂波又表示北都發展初期以大公司為主,冀能藉此帶動初創進駐。
施政報告又提出,將「拆牆鬆綁」以加快北部都會區發展,陳表示,將簡化如產品的審批程序等行政措施;聚焦吸引特定產業進駐,以「限制性招標」的形式容許有能力及實績的公司競投土地,對於能帶來明顯優勢的公司,如直接開設先進製造業的廠房,帶來投資、技術及人才的公司,將會直接批地。他解釋指,因要與其他地區競爭具優勢的公司,因此會在考慮地價,交由行會審批後直接批地。
施政報告提出,將會以「按實補價」減低北都補地價資金成本,容許業主不按規劃地積比率上限計算的最高樓面補地價,改為以實際興建樓面及實際用途釐定應繳補價,並考慮容許發展商按實際開發規模分階段補繳地價。陳茂波解釋指投資者有機會分階段發展,中途或會改變土地用途,屆時若按照以往補地價方式,所需資金龐大,「按實補價」能減低園區公司發展所需資金。陳其後又表示,若公司有規劃土地用途,不會用盡地積比,不會造成浪費,亦認為市場具足夠經驗和智慧調整情况。陳茂波希望,於市區重建或舊區商業用地如觀塘和九龍塘等,可以同樣形式加快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