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執業證書考慮教師進修 「不止學術」 蔡若蓮:對現職影響微 陳國基:憂「離職10年再教」者脫節

【明報專訊】新一份《施政報告》附篇提及研究修訂《教育條例》,包括引入執業證書要求以「完善教師註冊制」。教育局長蔡若蓮昨稱,執業證書將考慮教師專業操守和犯罪紀錄、有否「實踐執業」及專業進修,進修內容涵蓋學術、社會最新發展等,多次強調修例是為確保教師「與時並進」。政務司長陳國基以教師任教一年後離職10年、及後再教書為例,稱政府擔心有關教師「脫節」,修例是希望維持教師專業水平,「絕對唔係為難老師」。
稱無執業證書 註冊仍有效
被問到修例是否針對持「雪藏牌」的教師,陳國基表示非唯一考慮,重申並非針對所有無任教的教師,修例亦跟註冊無關,稱就算無執業證書,教師註冊仍有效。蔡若蓮表示,全港目前共有約16萬名註冊教師,當中約7萬人正執業,其餘有部分進修、部分已轉行。
鄧飛:雪藏牌少 離職多年重返罕見
曾任中學校長的教聯會議員鄧飛認為,教師離任多年後重返崗位在學界並不常見,稱按現行薪酬調整機制,倘教師離任滿一年,日後重返崗位,薪酬會由入職點計算,「好蝕底」;加上學校甚少聘請離任多年的教師,他估計大部分非執業教師已退休,「雪藏牌」只佔少數。他認為當局修例應和「雪藏牌」教師無太大關係,更多是基於很多專業如社工、律師等也有執業要求,「教師都要跟大隊」。
蔡若蓮昨日出席政策措施記者會為修例解畫,稱修例目的是檢視教師的「終身註冊制」,提到近年全球大部分「高級專業」都設執業要求,考慮到時代急速發展,教師也需與時並進。她說教師一入行就幾十年、多數終身,大學接受的教育與學生身處的世界亦可能不同,如教師長年不更新技能,「對學生、對教育質素都係不負責任」,故引入執業證書。
「畢業生受聘註冊 便有執業資格」
她表示,執業證書將審視教師專業操守和犯罪紀錄、有否「實踐執業」及專業進修,當中進修不止跟學術相關,也牽涉最新法律和發展,舉例近年社會關注精神健康、政府通過《強制舉報虐兒條例》等,教師亦應了解。她提到目前當局已訂立「軟指標」,要求教師每3年期完成150小時進修,大部分教師「超額完成」,相信修例對現職教師影響輕微。
被問大學生一畢業理應最與時並進,他們需否額外進修以領執業證書,蔡若蓮稱畢業生只要受聘且有註冊,便有執業資格。
教育界議員朱國強認為,既然現職教師已有進修要求、平日實踐教學,局方亦有定期刑事紀錄查核,理應達到執業要求,「另設考核或培訓,似乎並非必要」。鄧飛則相信,制度能提升教育專業形象,認為5年是合適的續牌年期,惟他提醒當局引入執業制時應思考對教育功能組別選民資格的影響,例如失去執業證書會否失去選民資格。
明報記者
(2025年施政報告)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修例放《施政》附篇 陳:都係報告一部分 (2025-09-20)
直資校試行擴收非本地生 蔡:因配套較足 (2025-09-20)
輸勞收緊限侍應初級廚師 孫玉菡:要動態精準 (2025-0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