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福岡「預約困難店」進駐銅鑼灣 人氣「屋台」輕鬆歎蜜柑天麩羅

【明報專訊】今年不少日本過江龍攻港,最近又有一家來自福岡博多的天麩羅名店登陸銅鑼灣。它在日本Google評分高達4.5分,是著名的預約困難店。有別一般拘謹的傳統天麩羅店,它走摩登貼地路線,氣氛輕鬆愉快,客人與廚師互動頻繁,笑聲此起彼落,打破日式料理講究規矩的印象。香港店延續福岡店的輕鬆氛圍,讓顧客在輕鬆自在的環境下,盡情享受各式天麩羅。
銅鑼灣利園三期早前因不少餐廳離場,一度變得冷清。不過最近,記者在中午時分路經2樓,竟看見截然不同的熱鬧場面。原來,福岡過江龍「長岡博多天婦羅」(博多天ぷら ながおか)新開張,吸引不少顧客慕名而來,令人不禁想入內一探究竟。
輕撥門簾,看見木製屋台式吧台與灰色石板通道,設計充滿日式街頭感覺,彷彿置身福岡街邊的屋台。店內以吧台座位為主,客人可近距離欣賞廚師手藝,或者與店員、廚師愉快交談。這家店在福岡可是「預約困難」名店,連旅遊達人杜如風也曾經介紹。
店舖由城間一晃及弟弟城間辰也創辦,兩兄弟分別精於意大利菜及日本料理,經歷多番磨練,最終決定共同創業,先開居酒屋,2016年創立「長岡博多天婦羅」,主打「輕鬆快樂地享受正宗天麩羅」的理念,希望輸出日本飲食文化的同時,亦吸納海外飲食文化,擴闊視野;另一方面,二人希望透過海外職場文化,帶來更好的職場生活。兄弟倆認為日本飲食業工作環境嚴苛,城間辰也指他初入行時一天工作約18小時,更試過70多天無休,但要在日本改善職場文化並不容易,所以他們嘗試在海外為員工帶來愉快又平衡的職場生活。
他們在2023年首次進軍曼谷,翌年增添分店,哥哥一晃更長駐曼谷;今年品牌轉戰香港,「福岡店有許多香港客人,令我們對香港很感興趣,而去年我們員工來香港旅行,覺得這地方充滿魅力」,城間辰也說。這次應1957 & Co.飲食集團邀請,一拍即合,決定進駐利園三期。
日本直送時令海鮮、和牛
香港店由行政總廚吉元敬介坐鎮,他原本在爐端燒名店工作,亦是「長岡博多天婦羅」的熟客,得知城間兄弟有意在港開店後主動請纓,在福岡受訓後來港掌舵。「他是令客人開心的天才,請大家期待!」城間辰也笑說。新店的食材如時令海鮮、日本和牛等,大部分從日本直送;醬油及炸油依足福岡總店,後者以大豆油混合其他油製成,不易膩口。粉漿則混合兩種小麥麵粉,炸衣更薄脆,口感層次分明。就連餐具都來自日本,包括有田燒、小石原燒等陶器,細節見心思。
一般天麩羅店只設一個油鍋,「長岡博多天婦羅」則使用雙槽油炸爐,分別設180℃及175℃,背後藏有巧妙心思。城間辰也解釋,熟練的天麩羅師傅油炸時可隨時調溫,但新人難以掌握,兩兄弟於是研究每款食材的最佳炸法,讓新手也炸出外脆內鮮的口感。例如番薯用175℃油炸,而花虎蝦則用180℃炸,爽彈鮮甜。這種設計不僅提升品質,更方便品牌擴展,令每家分店都維持水準。城間辰也強調,完美天麩羅除了食材、工具,最重要是營造令客人開心的氛圍:環境整潔、店員親切、廚師與客人輕鬆交流,有別傳統店的嚴肅拘謹氣氛。
海鹽配肉 岩鹽提鮮 抹茶鹽增白身魚層次
翻開餐牌,所有菜式均源自福岡總店,未來會加入本地元素。菜單分為餐前小吃、前菜、天麩羅、米飯及味噌湯、日式釜飯、甜品及飲品。人氣推介包括A4級日本和牛、小柱雜錦天麩羅、月見炸飯糰;經典款式有日本南瓜、番薯、溏心蛋;創新菜式如關東煮風味白蘿蔔、自家製胡麻豆腐及蝦肉釀冬菇等。而桌上放有3款不同的鹽,分別是鹿兒島海鹽、喜馬拉雅山岩鹽和福岡八女抹茶鹽,配搭不同食材各有特色。海鹽適合配油分重的肉類,岩鹽百搭提鮮,抹茶鹽則能提升白身魚層次。
日式醬油丸子化身天麩羅
最令人驚喜的是天麩羅甜品!城間辰也以水果大福為靈感,創作蜜柑紅豆蓉天麩羅配麻糬,外層紅豆蓉包裹蜜柑炸至薄脆,切半配麻糬一起吃,層次豐富,清新不膩。另有士多啤梨紅豆蓉天麩羅配麻糬及蘋果天麩羅配雲呢拿雪糕,全以水果入饌。另一款年糕天麩羅配黃豆粉及雪糕,靈感來自日式醬油丸子,香甜不膩,黃豆粉芳香。
天麩羅以外,餐前小吃如蟹肉布甸、松葉蟹三文魚子釜飯等亦大受歡迎。記者點好餐後,店員更推介「本店No.1人氣檸檬調酒」,亦有無酒精少甜版本,清新解膩。天麩羅配清爽檸檬調酒,油膩感消散。店內不時傳來客人與廚師的笑聲,氣氛輕鬆又自在,一洗傳統日式料理的嚴肅印象。
長岡博多天婦羅
地址:銅鑼灣利園三期2樓226至229號舖
查詢:2151 3700
註:另加一
文:陳麗斯
美術:謝偉豪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趁「熱」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