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灣區熱搜:攻智能家電機械人 佛山推資助設基金 投入最少40億 盼突破傳統產業增長瓶頸

發佈於

【明報專訊】廣東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產品與服務發布會(佛山專場)暨佛山市智能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月底舉辦,佛山市政府趁勢發布《加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若干措施》(下稱《措施》),稱要在家電製造業優勢的基礎上推動「家電智能化、智能家電機器人化、服務機器人家電化」,計劃投入最少5億元(人民幣,下同)及設立不少於35億元的產業投資基金扶持發展。

明報記者 林迎

工業機械人產量按年增四成 佔全國7%

佛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長宋樹龍會上稱,佛山擁有「核心零部件-機器人本體-系統集成」全產業鏈,去年工業機械人產量約佔全國7%,按年增長43.5%,處在國內工業機械人第一梯隊;同時佛山製造業總產值逾3萬億,居全國前列。雖然傳統產業佔比高,宋樹龍稱經佛山政府多年推動,逾75%規模以上企業已實行數碼化及智能化轉型,因而累積海量製造數據、產品數據,為人工智能、機器人訓練奠定堅實基礎。

當日公布的《措施》提及要推動「家電智能化、智能家電機器人化、服務機器人家電化」。宋樹龍解釋,是基於佛山產業基礎及轉型需要、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發展的考慮,「家電智能化」是佛山突破傳統產業增長瓶頸的主動選擇,透過引入AI技術,例如語音交互(聲控)雪櫃、自適應冷氣機(根據環境溫度自動調節製冷劑流量)等,能顯著提升家電產品附加值,並為後續向「服務型機器人」轉型奠定技術和市場基礎。

提六大行動 資助突破技術建創新中心

宋還稱,智能家電與服務機械人融合發展是產業發展潮流和趨勢,因兩者在核心傳感、AI算法和控制技術上高度相通,也都應用於家庭環境,佛山希望透過「家電智能化、智能家電機器人化、服務機器人家電化」,最終打破產品孤島、形成「家居智能體」,不僅重塑家庭體驗,亦全面提升佛山家居產業的全球競爭力。

《措施》提到「六大行動」,包括產品創新加速、關鍵零部件攻堅、產業規模躍升、人工智能強基(加強基礎)、應用場景拓展及產業生態共建。佛山計劃投入不少於5億元,對關鍵技術突破項目給予最高5000萬元資助,設立國家級、省級創新中心亦分別有最高5000萬、1000萬元,獲評國家級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分別可獲最高300萬、200萬元獎金;並計劃在高新區建設概念驗證、中試服務技術平台,提供不少於100萬平方米產業孵化空間,每年向企業發放總額不少於2000萬元的算力券,支持企業展開模型訓練。市政府設立的佛山新動能產業基金亦將成立一個不少於35億元的智能機器人產業方向子基金,覆蓋種子、天使、風投、產業等階段。

廣東天太機器人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張興華表示,佛山在全國製造業前沿,豐富的工業環節可鍛煉技術,「這裏有我們的客戶,也有很多投資機構關注」。張稱,機械人核心零部件是當地重要產業,以機械人關節為例,過去無統一標準,有些公司用六七個零件組成一個關節,效率低成本高,不同廠商採不同關節模組,不利行業發展。

佛企發起機械人關節模組標準 國家採納

該公司牽頭起草的《精密電驅動諧波齒輪模組通用技術規範》於8月1日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頒布實施,「這對行業來說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情,以前機器人零件都用的是國外標準,國家標準落地之後,我們已經啟動了國際標準的申請,應該會在明年落地。以後機器人關節模組的標準,全球都要看中國」。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灣區熱搜:機器牛爬坡摘荔枝 劏魚AI自動去鱗鰓 (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