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養生帖:更年期以柔制秋燥

發佈於

【明報專訊】秋意漸濃,燥氣襲人。對更年期女性而言,這不僅是季節流轉,更是一場身體與自然的深度對話。與其囿於各種養生條目,不如抓住核心—「靜潤」二字,以柔制燥,以靜養陰。

此時養生,不在「補」,而在「潤」。許多女性急於食補,忽略了更年期之本乃陰血虧虛。秋燥如同微火,悄悄蒸灼本已不足的津液,令人手足心熱、口乾失眠。與其追逐名貴補品,不如專注於日常滋潤之品:一碗溫熱的百合雪耳羹,勝過肥甘厚味;一杯淡淡的蜂蜜水,更能濡養身心。關鍵在於細水長流,讓滋潤悄然滲透。

更重要的是靜養。秋日蕭瑟,易引悲涼,而更年期情緒本如風中漣漪。此時強求歡樂未免勉強,不如接納這份沉靜。試着放慢腳步,晨起在窗前靜坐片刻,感受呼吸;午後聆聽一段紓緩音樂,讓心神有所依歸。這種向內的收斂,恰是對抗秋燥最珍貴的功課。

睡眠是最天然的滋陰藥。夜深人靜時,陰氣漸盛,正是身體自我修復的良機。切忌熬夜追劇或煩擾心神,早早熄燈臥牀,即便未能即刻入睡,靜臥亦是休息。若能在子時(晚上11時至凌晨1時)前進入夢鄉,便是順應天時,涵養陰血。

秋日養生,終究是學會與自己溫柔相處。不必面面俱到,只需抓住「潤燥」與「寧神」兩大綱領,以從容之心,度過這個略顯敏感的季節。內心清潤,外在自然舒泰。

文:董爽(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高級課程主任、註冊中醫)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