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港元拆息抽升 港匯曾升至7.7657 分析:流動性緊張 季結前後或觸發強方兌換保證

發佈於

【明報專訊】下周銀行季結臨近,加上預期颱風逼近影響銀行運作,在銀行體系總結餘現時僅餘540億元下,資金流動性緊張抽高短期拆息,昨日1周拆息急升110點子(1厘等於100點子)報4.30167厘,創今年新高,隔夜拆息上升88點子報4.13429厘,創9月初以來新高。拆息高企亦將港匯推高至逼近7.75強方兌換水平,昨日下午一度高見7.7657,距8月中最後一次在7.85觸發弱方兌換僅差一個多月。分析指北水本月加快流入港股,並在季結、銀債認購、十一假期臨近等短期因素支持下,不排除港匯季結前後再次觸發強方兌換保證。

彭博:港匯30日升1% 22年最快

截至昨晚8時半,港匯報7.7707,上升38點子(1元等於1萬點子),彭博社統計過去30日港匯升值約1%,為2003年以來最快的升幅。昨日銀行向金管局貼現窗拆借4000萬元,為月初以來首次自貼現窗拆借。與按揭利率有關的1個月拆息報3.6131厘(見圖),升19.7點子;遠端拆息相對平穩,12個月拆息報3.38976厘,升2.81點子。

華僑銀行經濟師姜靜表示,港元受一系列短期因素抽緊流動性,除了季結、「十一」長假臨近,周中市場運作受颱風影響,也有銀債預定於下月初發行、企業派發股息,增加對港元流動資金需要。另外,北水自月初至上周五淨流入港股逾1300億元,已高於8月全月的1120億元,亦增加港元需求。她指除了北水淨流入將持續影響港元流動性,其他短期因素料於10月初至中期消散。

4月美國「對等關稅」帶動資金流出美元資產,港匯5月初曾數次觸發強方兌換保證,資金流入銀行體系總結餘,1個月拆息曾跌至1厘以下,及後套息交易令港匯跌至7.85,資金流出總結餘帶動拆息回升。姜靜認為在短期因素持續收緊流動性,不排除港匯再升至7.75的機會,但在短期因素消散後,單靠北水則不足以令港匯觸發強方兌換水平。

多家銀行推具吸引力新客定存優惠

美國聯儲局上周減息0.25厘,並上調今年減息預期。不過港元定期存款利率沒有在減息後下跌,反而月初以來1個月拆息持續攀升,推升定期利率在高位水平(見表)。另外,近期多家銀行推出具吸引力的新客定存優惠,尤其以數字銀行(前稱虛擬銀行)為主力,短期高息產品成為市場焦點。PAObank為新客提供以新資金開立戶口,可享1個月18厘年利率;富融銀行針對新資金和新客戶,推出1個月10.88厘的年利率優惠。

傳統銀行則在中長期定存展現競爭力,建行亞洲推出新客戶可選擇1個月12厘,或3個月5.88厘的定存年利率優惠。富邦則給予新舊資金港元6個月定期年利率2.6厘,起存門檻50萬元以上。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龍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