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薛偉傑:兩「飛行汽車」空中相撞 小鵬匯天量產大計料受重挫

【明報專訊】正當內地官方和科技界大力宣揚低空經濟時,「小鵬匯天」的兩架「飛行汽車」上周二在「長春航空展」開幕前的綵排活動中相撞,其中一架更因而墜毀起火,至少引致一名乘客受傷。這次嚴重意外,勢必令「小鵬匯天」原定明年第二季開始量產其「飛行汽車」的大計推遲,連帶所有其他尚未完成適航取證工作的國產eVTOL,也會受到影響。
小鵬匯天稱相撞為「發生接觸」
綜合媒體報導,9月16日下午,在「2005年長春航空展」開幕前3日的綵排活動中,「小鵬匯天」的兩架「飛行汽車」在進行雙機編隊演練時,在空中相撞。據現場目擊者描述,兩架飛行器發生碰撞之後,其中一架仍能正常降落,但另一架則失去動力,墜落地面後起火燃燒。消防人員迅速趕到現場撲滅大火,但事故至少一名乘客受傷,緊急送往醫院治療,幸好沒有生命危險。小鵬匯天官方在當晚回應,事發時已經完成了航空展的預演,正在進行雙機編隊訓練,兩架飛行器因為「間距控制不當而發生接觸」。其中一架順利降落,另一架則在著陸過程中因為機身損傷而引發起火。小鵬匯天更強調,現場人員均安全,相關部門已迅速完成緊急處置,事件具體原因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坦白說,小鵬匯天這樣輕描淡寫的回應,相信就是內地人也很難認同和滿意。尤其是,以「發生接觸」來代替相撞,以「在着陸過程中機身損傷」來代替墜毀,完全是玩弄文字遊戲和自欺欺人,對於人命安全非常輕藐和侮辱。
出事前疑特技飛行
發生這次相撞兼且墜毀起火的意外,肯定是出現了技術故障。首先,售價以100萬元人民幣計的「飛行汽車」必定安裝有激光雷達(LiDAR),具備自動測距和自動避障等功能。除非有人故意關閉自動測距和自動避障功能,或者將自動飛行改為手控飛行,否則,這兩個功能顯然是失靈。其次,小鵬匯天去年下半年已曾經在其較早期型號(「旅航者X2」)的原型機上示範過多個降落傘在50米的超低空自動打開的緊急降落救生系統。但這次並沒有看到同類系統運作,到底是沒有安裝還是失靈?另外,其鋰電池的抗撞擊安全功能,是否也同樣失效,以致在墜毀後發生大火?
但筆者認為,除了這幾個可疑的技術故障之外,更不能忽視人為因素。據CNN引述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小鵬匯天員工表示,兩架飛行器當時正以近距離編隊的形式來進行高難度特技表演。如果實情確是如此,可以說,發生這次相撞意外,固然有技術故障問題,但部分也是由人為錯誤決定而造成。這是因為,要求兩架還未取得任何適航證的載人飛行器進行珠海航空展那種特技飛行表演,既是草菅人命,也是完全不必要。即使真的要進行特技飛行表演,也大可以在取得所有適航證(共有4種)和成熟穩定量產之後。即是說,小鵬匯天若因為這次意外而延遲獲發適航證和開始量產,承受經濟損失,也是其高層自找的。
公開資料顯示,「小鵬匯天」乃小鵬汽車(9868)旗下專注研發飛行汽車的附屬企業,其前身是東莞市匯天科技有限公司,早在2013年已成立,創辦人是趙德力。2020年12月2日,小鵬汽車創辦人、董事長兼CEO何小鵬和趙德力合作,雙方共同投資和控股成立了廣東匯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亦即是內地媒體簡稱的「小鵬匯天」。
小鵬匯天在成立之後,至少曾經研發過5款「飛行汽車」,包括:「旅航者T1」、「旅航者X1」、「旅航者X2」,以及X3、X3F等,累積融資超過7.5億美元。其中,前三者其實純粹是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不能在地面使用,並非嚴格意義、具備陸空兩棲功能的「飛行汽車」。後兩者則是汽車和eVTOL的混合體。其中,X3是將eVTOL安裝在車頂,但因為其構形設計被批評為「大疆吊小鵬」,所以後來似乎停止了研發。而X3-F則稱為「陸地航母」,將eVTOL裝在車廂的後半部內。當需要使用時,才從後方移出升空,據報準備過程約為5分鐘。X3-F去年11月才在珠海航空展首次公開試飛,至今僅約10個月。但小鵬匯天曾表示,計劃在2026年第二季就開始量產X3-F,售價在200萬元人民幣內。
小鵬匯天研發的這5款「飛行汽車」,全部都定位於個人擁有和使用的飛行器,而非集體運輸交通工具。換言之,其剛需比億航智能用於市內觀光和送貨的EH216-S還要低。不是說發展低空經濟不好,但也要看什麼板塊,有沒有剛需,能否降本增效等。好像小型航拍機、無人滅火機以及無人機光影表演等,筆者就一直大力讚好。但很忌罔顧成本效益和安全。飛行固然是人類嚮往的事情,但安全更是重中之重。
明報記者 薛偉傑
[科技觀潮]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技術取勝:快手64元支持較強 (2025-09-23)
